腔肠动物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物教研室——徐世才 * 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 烟台师范学院生物系基础生物教研室 王晓安 * 笫三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e) 生命科学学院—徐世才 海葵 笫三章 腔肠动物门 进化地位:腔肠动物是真正的双胚层多细胞动物。在动物界的系统进化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有高等的多细胞动物,都可看作是经过这种双胚层的结构阶段发展来的。大多海产,少数生活于淡水中。营固着或漂浮生活。有的为独立的单个个体,有的形成群体。 1.门的主要特征 1.1 身体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多个切面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是一种原始的对称形式,辐射对称有利于营固着(水螅型)或漂浮(水母型)生活。 。 两辐对称 :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之间的对称形式,即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 1.2 躯体由二个胚层组成,中间夹着中胶层,腔肠动物笫一次出现胚层分化,是真正的两胚层动物。 外胚层:外层体壁,具保护,运动和感觉功能 内胚层: 内层胃层 ,具消化,营养功能 1.3 出现原始消化腔 通过胃层腺细胞分泌消化液,使食物在消化腔内进行初步消化,是动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 消化腔内水的流动,可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兼有循环作用。把这种消化腔又兼有循环作用,可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称为消化循环腔 消化腔只有一个对外开口,是原肠期的原口形成的,兼有口和肛门两种功能。 1.4 有原始的组织分化 原始的上皮组织:皮肌细胞既是上皮细胞,又是原 始的肌肉细胞,具有上皮和肌肉两种功能 上皮细胞细胞体 原纤维肌 神经细胞 感觉细胞 1.6 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由各种类型的神经细胞构成弥散型的网状神经系统。 原始性表现:无神经中枢 传导无方向性 传导速度慢 (比人的神经传导慢1000倍) 1.6有水螅型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 ▲水螅型: ▲水母型: 1.6 有水螅型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这是腔肠动物基本的体型。水螅型圆筒状,口向上,中胶层较薄,有的有石灰质骨胳,出芽生殖,为无性世代,适应固着生活。水母型圆盘状,口向下,中胶层较厚,进行有性生殖,为有性世代,适应漂浮生活。若将水母型向上翻,使其口向上方,就可看出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只是水母型较扁平。 ▲水螅型: ▲水母型: 笫三章 腔肠动物门 1.7 具多态现象 腔肠动物有些营群体生活的种类,有群体多态现象:群体内出现二种以上不同体型的个体,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上的分工,完成不同的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如薮枝虫:有二种个体 ★水螅体:专司营养 ★生殖体:专司生殖 笫三章 腔肠动物门 1.7 具多态现象 薮枝虫 笫三章 腔肠动物门 1.8 生殖和世代交替 无性生殖:多为出芽生殖,有时芽体长成后仍不脱离母体而构成复杂的群体; 有性生殖:为异配生殖,多数种类雌雄异体。其性细胞是由间细胞形成的,可能起源于外胚层或内胚层。许多海产种类在个体发育至原肠胚期时,出现浮浪幼虫(腔肠动物精卵成熟后在海水中受精,受精卵发育,以内移的方式形成实心的原肠胚,在其表面生有纤毛,能游动,称为浮浪幼虫 。)浮浪幼虫游动一段时间后,沉人海底,附着在固体物上,再发育成新的个体。另外有些种类生活史中有明显的无性世代(水螅体)和有性世代(水母体)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笫三章 腔肠动物门 1.9 强的再生能力. 2.代表动物: 水螅 Hydra 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水或池塘中,特别是洁净而骚扰少的池塘中,分布广,易采集和培养。但由于近年来环境的污染变化,城市附近已很难采集到。 2.1 形态结构: 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组成,中间夹着中胶层。 外层:来源于外胚层 ●细胞层较薄,排列整齐 2.1 形态结构: ●分化成六种细胞: (1) 外皮肌细胞: 细胞基部的肌原纤维纵向排列,细胞收缩使身体和触手缩短。 (2)感觉细胞: 细胞小,有感觉毛,基部与神经细胞相连。 (3)神经细胞: 分布在外胚层基部,神经细胞向四周伸出突起相互连结成神经网 (4)腺细胞: 全身分布,口的周围和基盘处较多。能分泌粘液和气体 。 (5)间细胞: 散布在外层细胞之间,是一种小型的未 分化细胞,能分化成剌细胞和生殖细胞等。 (6)剌细胞: 腔肠动物所特有的一种攻击和防御性细胞。遍布整个外层。 水螅刺细胞 刺针 内层:来源于内胚层 ●细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