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学》教学大纲.doc
PAGE
PAGE7
《创业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50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专业提升课□专业拓展课
总学时:32讲课学时:16实验(上机)学时:16
学分:2
考试类型:□考试?考查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
?是□否适合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选修课
先修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含实验班)的专业选修课,是综合运用所学核心课程知识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上应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目标2:更好的掌握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
目标3: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思政目标:重点学习我国宏观政策,通过创业支持我国经济科技民生的稳定发展,促进创新,降低贫富差距。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1.在教学内容讲授上,对于创业团队、商业模式、商业机会分析、商业计划、创业融资等内容要细讲和精讲,对于创业者素质、创业过程、创业成长管理、创新创意等内容应粗讲或选讲,对于难点和重点内容,要组织讨论,要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提供辅助教学材料。
2.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包括小组讨论,创业过程模拟,案例分析,播放相关视频材料等,开展互动教学和模拟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采访创业者,分组完成创业故事收集和分析,撰写创业计划等。
4.在课后作业和学生自学方面要求,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案例和学习资料
5.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学生增强就业时的竞争力和选择自主创业。
6.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激励学生积极阅读大量创业方面的资料,积极参与小组作业的完成,防止“搭便车”现象。
7.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章节思政切入点,提升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1
第一章创业的基本知识
2
2
2
第二章创业机会和创业机会评估
4
4
3
第三章创业者和创业团队
4
2
6
4
第四章商业模式设计
4
6
10
5
第五章创业金融和创业企业成长
2
2
4
6
第六章企业创业模拟实践
6
6
企业创业模拟实践
16
16
32
注明:工商管理实验班有16课时实验课(企业创业模拟实践)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创业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创业的含义、类型和过程
创业的含义
创业的类型
创业的过程
创业的作用
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就业
促进创新
第三节创业的成败规律
成功创业行为
2.创业失败原因
教学重点是创业的过程,以及创业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创业成败规律。
课程的考核要求:
了解:创业的含义和类型
理解:创业的作用
掌握:创业的过程
运用:可以利用创业基本知识分析创业成败因素。
思政切入点:掌握创业对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的重要性。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创业?
2.创业的作用是什么?
3.阐述创业过程模型
4.创业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创业机会与创业机会评估
第一节创业机会及其产生
1.创业机会的含义
2.创业机会的类型
3.创业机会的形式
第二节创业机会分析
1.创业机会评估
2.创业机会评价基本框架
教学重点是创业评估,尤其是寻找对我国建设发展有助力的创业机会,教学难点是创业机会评价基本框架。
课程的考核要求:
理解:创业机会的类型和形式
掌握:创业机会评估方法
运用:会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创业机会。
思政切入点:从国家发展出发,寻找相关的创业机会。
复习思考题:
1.大学校园内存在什么创业机会?
2.如何评价创业机会?
3.解读我国的政策环境,寻找可能创业机会点并进行机会的评估。
第三章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第一节创业者
1.创业者的基本特征
2.创业者的个人素质
第二节创业者特质分析模型
1.五因素模型
2.LOC
3.自我效能
4.风险和创新
第三节创业团队
1.创业团队的组建
2.创业团队的运行
教学重点是创业团队的运行,教学难点是创业者个人素质,特别需要强调创业者爱国精神、道德感等的重要性。
课程的考核要求:
了解:创业者的个人特征
理解:创业者的个人素质
掌握:创业团队的组建和运行
运用:会运用所学知识组建和管理创业团队。
思政切入点:个人道德品质与创业成败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
1.创业者需要具备什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