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届第一轮复习题:恒定电流.doc

发布:2018-03-04约4.0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届第一轮复习题:恒定电流 刘敬 2012.11.18 1.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在滑动变阻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A.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多 D.4.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相同的灯泡,这种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则当开关闭合后 A.L1电流为L2电流的1.25倍 B.L1的电阻为7.5Ω C.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D.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75W 5、、点电荷+4Q与+Q分别固定在A、B两点, C、D两点将AB连线三等分,现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C点开始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则荷从C点点荷从C点点示波管的示意图.左边为加速电场,右边水平放置的两极板之间有竖直方向的偏转电场.电子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射入偏转电压为U2的偏转电场,离开偏转电场后,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离荧光屏中心O的侧移为y。单位偏转电压引起的偏转距离(y/U2)称为示波器的灵敏度。设极板长度为L,极板间距为d,通过调整一个参量,下列方法可以提高示波器的灵敏度的是A. L越大,灵敏度越高 B. d越大,灵敏度越高 C. U1越大,灵敏度越小 D.U2越大,灵敏度越小 A.B.C.D.9.M、N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距平行板右端L处有竖直屏,平行板长、板间距也均为L,板间电压恒定.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平行于板的初速度v0沿两板中线进入电场,粒子在屏上的落点距O点距离为.当分布均匀的大量上述粒子均以平行于板的初速度v0从MN板左端各位置进入电场正确的是A.有的粒子能到达屏上 B.有的粒子能到达屏上 C.有的粒子能到达屏上 D.有的粒子能到达屏上10(2009江苏)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在轴上分布如图所示,轴上两点B、C点电场强度在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的大小大于的大小 B.的方向沿轴正方向 C.电荷在点受到的电场力在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负电荷沿轴从移到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某次发射远地圆轨道卫星时,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Ⅰ,在此轨道运行的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周期为;然后在P点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Ⅱ,在此轨道运行的卫星的周期为;到达远地点Q时再次点火加速,进入远地圆轨道Ⅲ,在此轨道运行的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周期为 (轨道Ⅱ的近地点为Ⅰ上的P点,远地点为轨道Ⅲ上的Q点)。已知=2,则 A. B.C. D. 12.质量为8×102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ν,并描绘出F-图象(图中AB、BO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根据图象确定A.电动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B.电动车的额定功率 C.电动车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D.BC过程电动车运动的时间Ω;mA为电流表,内阻为50 Ω。E为电源,R为电阻箱,Rx为待测电阻,S为开关。⑴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读数U=l.6 V,电流表读数I=2.0 mA。若将作为测量值,所得结果的百分误差是__________。 ⑵若将电流表改为内接。开关闭合后,重新测得屯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仍将电压表读数与电流表读数之比作为测量值,这时结果的百分误差是________。(百分误差 ) 14.有一根长陶瓷管,其表面均匀地镀有一层很薄的电阻膜,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和N,如图甲所示。用多用表电阻档测得MN间的电阻膜的电阻约为1kΩ,陶瓷管的直径远大于电阻膜的厚度。 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了一个测量该电阻膜厚度d的实验。 A.米尺(最小分度为mm); B.游标卡尺(游标为20分度); C.电流表A1(量程0~5mA,内阻约10 Ω);D.电流表A2(量程0~100mA,内阻约0.6Ω); E.电压表V1 (量程5V,内阻约5kΩ); F.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15kΩ); G.滑动变阻器R1(10 Ω,额定电流1.5A);H.滑动变阻器R2(100Ω,额定电流1A); I.电源E(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 J.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他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电阻膜的长度为l=10.00cm,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该陶瓷管的外径,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陶瓷管的外径D= cm.(2)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膜的电阻,且调节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