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叶德磊微经第十三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pptx

发布:2021-09-14约4.03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2.瓦尔拉的一般均衡模型由下列四组方程构成: (1)对每种商品的需求方程(一共有n个方程)。 (2)对每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方程(一共有m个方程)。 (3)成本(包含正常利润)方程,也就是厂商的产品供给 方程(一共有n个方程)。 (4)生产要素的供给方程(一共有m个方程)。 瓦尔拉模型中所展现的一般均衡在理论分析中也常被称 之为瓦尔拉均衡。 三.投入-产出模型 1.特点:强调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行业使用 其它行业的产出作为自己的投入,而自己的产出又成为其它 行业的投入。 2.目的:确定为了产出某种商品的估计需要量,各个行业 所应产出的量,其中包括中间产品的数量。 ; 3.意义:清楚地显示了社会经济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 密切联系,显示了产品和其它各种投入的流向与流量。最主 要的是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4.存在的缺陷。;*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三.皮古的福利命题 皮古把国民收入作为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尺度,这其中 包括两个基本的命题: 1.国民收入的总量,总量越大,则表示福利越大。 2.国民收入的分配,分配越平等,则福利也越大。 (一)资源的最适度(最优)配置 1.边际私人纯产值:指厂商或生产者个人追加一个单位 的投资所获得的纯产值。 2.边际社会纯产值:从全社会来看,追加一个单位的投 资所取得的纯产值。 3.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边际私人纯产值等于边际社会 纯产值,且各个部门、各种资源所提供的边际社会纯产值相 等。 ;(二)收入的最优分配 当富人与穷人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即全体社会 成员的货币收入的效用相等时,社会福利总量达到最大。 四.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指的是:任何改变资源配置的方法都不 能在无损于其他人的前提下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或者 反过来说,如果不减少别人的福利,便无法增加任何一个人 的福利。 帕累托最优状态意味着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大效率,任 何重新配置的行为都只能使这一效率降低,而???法使这一效 率更高。 ;; 2.生产方面的条件:在全部产品的生产中,任何一种产 品所使用的任何两种相同的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 等。当这个条件满足时,就意味着要素在产品的生产上达到 了最佳的配置。 埃奇沃斯盒状图; 3.生产与交换方面的条件: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 际替代率(MRS)等于生产这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MRT)。 Y Y1 S O X1 X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三)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达到,因为 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条件能够在完全竞争的经济社会中得 到满足。完全竞争的均衡便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 状态也就是完全竞争的均衡。 ;(四)非完全竞争与次优理论 该理论认为,如果不能满足最优状态所要求的全部条件, 也就不必作出努力去满足其中的某一个或某些条件。因为在全 部条件得不到满足从而最优状态不能达到时,去满足部分条件 的努力并不一定能增进福利。 五.增加社会福利的判断标准 (一)帕累托标准 该标准认为:如果一项变革或一个变化可使一些人的福利 增加又不会使其他任何人受损,那末,这项变革或变化就增加 了社会福利。 (二)卡尔多标准 该标准认为:如果一项变革使受益者从中得到的利益,比 受损者从中遭受的损失,用货币价值来衡量要大的话,则该变 革就增加了社会福利,就是有利的。 ;(三)斯托夫斯标准 该标准认为:只有当由旧状态向新状态的变化能够增加社 会福利,而由新状态向旧状态的变化不能增加社会福利时,这 种由旧状态向新状态的变化,才真正地增加了社会福利。 (四)柏格森标准 该标准认为:如果一项变革能把社会福利推进到更高的社 会无差异曲线(据社会福利函数绘制)上,则说明这项变革能 够增加社会福利。 阿罗不可能定理:从各个人对于社会福利的偏好次序推导 出全社会所有的人一致的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 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所谓效率,指的是资源的有效配置。 2.所谓公平,一种意思是指社会成员的收入均等,另一种 意思是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