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我国环保NGO对制度环境的诉求.pdf

发布:2017-09-09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0卷 第 3期 2011年9月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我国环保 NGO对制度环境的诉求 倪秋思,孙其 昂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摘 要:我国环保NGO的制度环境具体包括宏观制度环境、微观制度环境和非正式制度环境,这三者 均对环保 NGO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对制度环境的诉求不仅是环保NGO 自身发展的需要,更 是我国生态政治建设和公民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制度的供给者,政党、立法机关和政府对此均负有相应 的责任,应充分发挥各 自的角色作用,完善环保NGO乃至整个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环保NGO;制度环境;诉求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7287(2011)03—0042—05 环保 NGO也称民间环境保护团体,相对于政 主,而非正式制度环境也在无形之中阻碍其发展。 府环境保护组织而言,其性质更大程度上显现出民 1.我国环保 NGO的宏观制度环境 间性。环保 NGO是我国生态政治建设的重要力 中国的环保 NGO出现于改革开放初期,并于 量,也是我 国公民社会 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 2O世纪90年代取得较大发展。一方面,改革开放 NGO功能的发挥与其所处制度环境的导向作用密 以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公民社会的成 不可分。目前,我国环保NGO的生存与发展还存 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及社 在着一些制度性障碍,不利于其更好地开展活动及 会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需要,同时,也受到国际 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营造一个 良好的制度环境 社会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与推动 J。1978 对环保 NGO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 年 5月,由相关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中国环境科学 学会是第一家环保NGO。自此,直到 1991和 1994 一 、 我国环保 NGO的制度环境现状 年,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 NGO——辽宁省盘锦市 制度是一系列影响人类行为的规则或规范,它 黑嘴鸥保护协会和 “自然之友”才先后成立 J。此 由非正式规则和正式的法定制度组成…。非正式 后经过数年的发展,环保NGO的数量激增 ,据不完 规则是指道德的约束、禁忌、习惯、传统文化和行为 全统计,截至2008年 1O月,中国环保 NGO总数已 准则等;正式的法定制度是指宪法、法律等。本文 经超过 3500家。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环保 NGO 把国家用以规范和制约民间组织活动的所有非正 在不断地生长、发育和壮大,这是国家政策调整、拓 式准则和正式准则统称为民间组织的制度环境,它 宽民间组织发展空间的结果。但从总体来讲 ,我国 包括宏观制度环境、微观制度环境和非正式制度环 环保NGO的数量在全国民间组织的总数中仍处在 境。宏观制度环境是指国家对民间组织所施行的 中下等发展水平,并且我国环保 NGO还远远没有 基本政策和方针;微观制度环境是指国家对民间组 发挥其潜能,与其他民间NGO一样,面临着严峻的 织所施行的具体的规章条例;非正式制度环境是指 生存压力。究其原因,受制度环境的制约是一个重 那些持续影响民间组织成长发展的非正式规则。总 要因素,相比较而言,受宏观制度环境制约尤为显 体来讲,中国民间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制度环境,无论 著。从表面上来看,国家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 是宏观制度环境还是微观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