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峡库区中尺度森林流域暴雨水文过程模拟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04约1.4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峡库区中尺度森林流域暴雨水文过程模拟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三峡库区位于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水库之一。水库的建成极大地改变了该地区的水文地貌,对流域水循环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该地区地形复杂,森林覆盖率较高,受暴雨影响较大,研究其暴雨水文过程对应对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意义

该研究旨在通过对三峡库区中尺度森林流域暴雨水文过程的模拟,探讨其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该研究也拓展了暴雨水文模拟领域的研究范围和深度。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基于三峡库区中尺度森林流域的实际情况,构建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循环模式,选取典型的暴雨事件进行模拟,并对其水文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探讨该区域暴雨的影响因素,如月份、地形等,并通过对比不同因素对暴雨水文过程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HEC-HMS、SWAT和MIKESHE等暴雨水文模拟软件,通过对暴雨事件数据的数值模拟,建立该地区的暴雨水文模型。同时,利用ArcGIS软件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精细刻画,为模拟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四、预期结果及创新点

预期结果:通过该研究,将对三峡库区中尺度森林流域暴雨水文过程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为该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该研究还将探讨暴雨水文模拟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价值,为暴雨水文模拟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创新点:本研究采用MIKESHE、HEC-HMS和SWAT等多种暴雨水文模拟软件,建立细致的森林流域暴雨水文模型,在分析阶段重点探究了月份、地形等因素对暴雨水文过程的影响。这些内容在前人的研究中并未得到深入探讨,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一。

五、研究进度安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个月):搜集相关文献,深入了解该地区暴雨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第二阶段(4个月):构建三峡库区中尺度森林流域暴雨水文模型,模拟典型暴雨事件,获得模拟结果。

第三阶段(2个月):分析模拟结果,探讨不同因素对暴雨水文过程的影响。

第四阶段(2个月):整理研究结果,撰写论文,并进行评审。

六、预期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预期的难点:三峡库区地形复杂,水文特征多变,暴雨水文模拟较为困难。

解决方案:通过多种暴雨水文模拟软件的综合应用,增加模拟精度,同时注重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准确描述,有效降低模拟误差。此外,在模拟分析过程中,注重对不同因素对暴雨水文过程的影响进行探讨,增强研究可信度和实用性。

七、参考文献

[1]陆继平,王寅庆,郑振铎.三峡库区森林流域水土保护及可持续发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邓小华,郝晓力,王广运.三峡库区暴雨洪水的气象特征及其变化趋势[J].水文,2015,35(4):38-41.

[3]李金宝,王保科,杨建民.三峡库区水文地球化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4]夏红民,许俊杰,李东璇.基于HEC-HMS和离线地貌数据的暴雨径流预测新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568-572.

[5]刘军峰,周小军,陈建.三峡库区暴雨洪水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6(1):51-5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