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届复习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

发布:2016-10-07约4.2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2天津) 漫画《那是对岸》讽刺了经济生活中的哪种现象(  ) A.强词夺理,漠视市场法律法规 B.见利忘义,破坏市场准入规则 C.置若罔闻,违背诚实守信原则 D.投机取巧,扰乱公平交易秩序 国家宏观调控的实现方式——3手段 (2)法律手段(主要手段) 途径: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包括立法与司法) 特点:强制性、统一性、稳定性 例如:《物权法》《反垄断法》《公司法》《价格法》《税法》《破产法》《合同法》《市场竞争法》 * * * * *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背景 阶段背景 当代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九、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共性) (个性) 高考考点 1、市场配置资源 (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2)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 限性 (3)市场秩序 学科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①知道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市场经济的含义。 ②把握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和优点。 ③理解市场规则对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④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其后果。 发展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1、为什么合理配置资源? 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人们需求的无限性 矛盾 2、资源配置基本手段是什么,市场经济含义是什么? 3、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方式、优点和作用)? 考点一: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 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 --价格、供求、竞争(市场机制)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生产? 资源流入 生产? 价格下跌 供过于求 资源流出 “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 优点与作用 通过价格涨落,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和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面对竞争,生产者与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改进科学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一调二改二提高) 总——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1、(不定项)我国许多行业都经历了“投资机会——企业涌入——恶性竞争——部分倒闭”的过程。这一过程: A.说明应该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C.说明了市场是检验企业的试金石 D.说明计划经济应当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C 宏观调控(计划)与市场调节(市场) 有效结合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2.(12江苏)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  ) A.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D.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C (14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证登记制;改革年检制度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 (2)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14分) 思路:放宽准入--降低成本--企业数量增加--供给增加--商品种类丰富数量增加--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竞争加大--商品质量提高价格降低--物美价廉--消费者受益。 ①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力加大;(5分) ②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5分) ③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最终使消费者受益。(4分) [(14·北京) 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 破解北京地铁的供需矛盾,不仅要解决地铁票价的合理性问题,更在于如何加大地铁的建设力度。地铁4号线采用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建设。在该模式下,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某公司负责4号线的一部分投资和后期运营。这种模式为加大地铁建设力度提供了新思路,既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也使政府从地铁投资者和间接经营者转变为部分投资者和监管者。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传统上由政府财政投资兴建地铁,现在为什么要通过市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