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电解水制氢装备通用技术规范》.docx
1
T/UNP83—2024
电解水制氢装备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解水制氢装备的质量要求,设计规范以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电解法从水中制备氢气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碱性电解设备、质子交换膜(PEM)电解设备、固体氧化物(SOE)电解设备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774-2005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要求
GB/T37562-2019压力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条件
GB/T37563-2019压力型水电解制氢系统安全要求GB/T24499氢气、氢能与氢能系统术语
GB32311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3术语和定义
3.1电解水制氢装备
采用电解法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装置,由电解槽、电源装置、控制系统、冷却系统、气体处理和净化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并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
3.2阳极
在电解水制氢装备中,与阴极相对的电极,在电解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释放氧气。
3.3阴极
在电解水制氢装备中,与阳极相对的电极,在电解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释放氢气。
3.4电解槽
电解水制氢装备的核心部件,内部装有阳极和阴极,并充满电解质溶液,是电解反应发生的场所。
3.5电解质溶液
在电解槽中,含有离子导电的液体介质,用于传递电流并参与电解反应。常见的电解质溶液包括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酸性溶液(如硫酸溶液)和盐溶液等。
3.6电源装置
2
为电解水制氢装备提供电能的设备,可以是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规格。
3.7控制系统
对电解水制氢装备进行监控和调节的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部件,实现自动化或手动控制。
3.8冷却系统
用于降低电解水制氢装备温度的装置,保持设备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
3.9气体处理和净化系统
对电解水制氢装备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进行处理和净化的装置,去除杂质和水分,提高气体质量和纯度。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4.1电解水制氢系统
4.1.1通用要求
4.1.1.1电解水制氢系统包括下列单体装置或设备:水电解槽及其辅助设备—分离器、冷却器、压力调节阀、碱液过滤器、碱液循环泵;原料水制备装置;碱液制备及贮存装置;氢气纯化装置;氢气储罐;氢气压缩机;气体检测装置;直流电源、自控装置等。
4.1.1.2电解水制氢系统可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
4.1.1.3电解水制氢系统的副产品—氧气,可根据需要回收利用或直接排入大气。当回收利用时,应根据用户要求分别设有氧气储罐、氧气压缩机、氧气灌装设施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水电解氧气回收利用系统、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遵照下列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安装验收:GB50177、GB50030、GB14194、GB50316、GB50235、GB50236、HGJ202、《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4.1.2电能消耗
4.1.2.1电解水制氢系统的电能消耗主要是水电解槽的直流电能消耗。本标准以单位氢气产量的直流电能消耗评定设备品质。
4.1.2.2电解水制氢系统设备品质等级应符合表1规定。
表1设备品质等级与单位氢气直流电能消耗
等级
单位氢气电能消耗/(kw●h/m3)
优良
一级
二级(A)二级(B)
≤4.4≤4.6≤4.8≤5.0
Mpa;中压电解水制氢系统,1.6Mpa≤p10Mpa。
4.1.3.2环境温度根据用户要求确定电解水制氢系统的工作环境温度。在没有确定的数据时,宜按工作环境温度小于45℃为依据。
3
T/UNP83—2024
4.1.3.3电解水制氢系统所处场所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及等级的划分,应符合GB50177的规定。
4.1.3.4电解水制氢系统的外供电系统的输入电压值由用户确定,电压等级宜为10kV、380V。电解水制氢系统每台水电解槽均应独立配置直流电源。
4.1.3.5电解水用原料水的水质应符合表2规定。
表2原料水水质
名称
单位
指标
电阻率
Ω●cm
≥1.0×105
铁离子含量
mg/L
1.0
氯离子含量
mg/L
2.0
悬浮物
mg/L
1.0
注:水电解槽采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