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知觉课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SYCHOLOGY 知觉 1、知觉的定义 2、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3、知觉的生理机制 4、知觉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知觉呢?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知觉和感觉的联系和区别 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联系:知觉来源于感觉,两者都反映的是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区别: 反映的对象特性不同 借助的器官不同 对经验和知识的依赖不同 知觉的基本特征 四大特征: 1、整体性 2、选择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1、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整体性体现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一方面,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个别(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知觉的整体性 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知觉整体性的基本规律 接近律----空间位置相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时间上接近的声音也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律----物理属性相似的客体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形状、大小和颜色等。 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 完型(封闭)---把不完整图形知觉为完整图形的知觉组织过程称为封闭性知觉。 2、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将外来刺激物中的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以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图形-----背景:被选择出来的部分叫图形,即知觉的对象;其他部分叫做背景。图形有鲜明完整的形象,且有意义。 两可图形: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只是相对的。知觉对象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固定在某些客体上,而是不断发生着转换。有研究表明,这种转换能力是天生的。 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 客观因素 对象背景差异——强度大、明亮的、轮廓清晰的物体容易成为选择对象。 对象组合——空间和时间接近的比较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对象的运动——运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区分出来。 主观因素:如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以及是否明确目的任务有关。 应用 阿凡达 3D错觉艺术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是指在对现实事物的知觉中,人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从而可以获得对知觉的对象的最佳解释。 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一个对象时,他们的理解不同,知觉的结果也不同。理解程度受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和个人兴趣爱好多因素的影响。 在理解的过程中,言语可以起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4、知觉恒常性 尽管感觉到刺激在变化,但知觉相对稳定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恒常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知觉恒常性中,人的知识经验起到重要作用。 知觉恒常性有四种:形状常性、大小常性、明度和颜色常性、方向常性。 (2) 大小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距离大,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小;距离小,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大。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看到的对象大小的变化,并不和网膜映象大小的变化相吻合。而是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 (3)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中午的煤炭与黄昏的粉笔 (4)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 (5)方向恒常性:方向感、路痴 知觉的种类 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类型: 一、空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 四、错觉 一、空间知觉 在空间中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知觉以及对位置、方位、距离等各构成空间关系要素的判断。 包括(1)大小 (2)形状 (3)方位知觉 (4)距离 (一)大小知觉 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小、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动觉和触觉也起着作用。 (二)形状知觉 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由视觉、触摸觉、动觉来完成。 由于生活经验,一个信息都能引起物体形状的反映。 (三)方位知觉 对空间方向、位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