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工业活动中人的感知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4
第三章 工业活动中人的感知觉特性及应用
PAGE 15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教案
顾春雨 第 PAGE 15 页 DATE \@ yyyy-M-d 2010-9-4
第三章 工业活动中人的感知觉特性及应用
人体的感知觉系统,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经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产生感觉的机构。人的感觉按人的器官分类共有7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运动感、平衡感等。感知觉的一般特点: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特征
一、基本概念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将其传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便产生了感觉。
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渠道,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本体觉等,人体的这些感觉既能够接收外部环境的信息,又能感知身体所处的状态。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人的各种活动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除了通过感觉分辨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感知人体自身各个部位的状况外,其他高级的相对复杂的心理活动。如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以感觉为基础而产生的。因此感觉是人们认识外部物质世界和了解自身状态的开端。
二、感觉的基本特征
1. 感觉的适宜刺激
外部环境中有许多物质的能量形式,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各自的对某一种能量形式的最敏感。这种能够引起感觉器官有效反应的刺激称为该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如眼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而耳的适宜刺激则为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表3-1列出了人体各主要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及其识别外界的特征。
表3-1 列出了人体各主要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及其识别外界的特征
感觉类型
感觉类型
感觉器官
适宜刺激
刺激起源
识别外界的特征
作用
视觉
眼
可见光
外部
色彩、明暗、形状、大小、位置、远近、运动方向等
鉴别
听觉
耳
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
外部
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声源的方向和位置等
报警,联络
嗅觉
鼻腔顶部嗅细胞
挥发的和飞散的物质
外部
香气、臭气、辣气等挥发物的性质
报警,鉴别
味觉
舌面上的味蕾
被睡液溶解的物质
接触表面
甜、酸、苦、咸、辣等
鉴别
皮肤感觉
皮肤及皮下组织
物理和化学物质对皮肤的作用
直接和间接接触
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压力等
报警
深部感觉
机体神经和关节
物质对机体的作用
外部和内部
撞击、重力和姿势等
调整
平衡感觉
半规管
运动刺激和位置变化
内部和外部
放置运动、直线运动和摆动等
调整
2.刺激阈
人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信号刺激,这一刺激可能被人感觉到,也可能没有被人感觉到。当这个刺激的强度较小时,尽管在物理上可以测到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某种反应,然而人却并没有感觉到。当刺激强度逐渐增加达到某一界限值时,人便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了感觉。这种使人从没有到获得感觉的刺激强度的界限值,称为“刺激阈”。刺激阈是产生感觉的刺激下限,但是,当刺激强度达到人不能承时,刺激不但无效,而且还会引起相应感觉器官的损伤。这种刺激强度的上限称为刺激极限,也称“痛阈”。
表3—2是人体主要感觉的感觉阈值
感觉
最低限
最高限
视觉
(2.2~5.7)×10-17J
(2.2~5.7)×10-8J
?听觉
1×10-12J/m2
1×10-2 J/m2
触压觉
2.6×10-9J
?
?振动觉
2.5×10-4mm
?
嗅觉
2×10-7kg/m3
?
温度觉
6.28×10-9kg*
?
?味觉
?
?
角加速度
?
?
?直线加速度
0.784m/s2
49~78m/s2
3.适应
感觉器官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恒定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适应。除痛觉外,适应现象几乎在所有感觉中都存在,但适应的表征和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例味觉和触觉适应分别约需30秒和2秒。
4.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例如:人在同时输入视觉信息时,往往只倾向于注意其中一个而忽略另一个;如果同时输入两个相等强度的听觉信息,对其中一个信息的辨别能力将降低50%;当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同时输入时,听觉信息对视觉信息的干扰较大,视觉信息对听觉信息的干扰较小。此外,味觉、嗅觉、平衡觉等都会受其它感觉刺激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5.对比
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同一类的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对比。感觉的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几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