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普查到抽样学案.doc

发布:2017-04-06约5.8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 必修3 1.1《从普查到抽样》学案 设计人:董萍娟 审核人: 序号:01 班级 组号 时间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普查的抽样的意义,能够正确的选择调查方式。 2.过程与方法:根据现实问题的不同情况,合理选择恰当的调查抽样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 【学习难点】抽样的意义。 【学案使用说明】请你在认真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并对“合作探究”部分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以便课堂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探究”与“拓展训练”内容课堂进行。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1.背景分析:(认真阅读课本3-4页前言部分,思考:为什么要引入抽样?5-6分钟) 2.知识点梳理 (1)什么是普查?普查有哪些特点? (2)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过程中,武汉一人口普查员过度劳累以身殉职,说明的普查有说明弊端? (3)什么样的调查适合普查? 二.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 探究一: 请看下例题: 1.某灯管厂生产了一批灯管,现在要了解这批灯管的寿命(使用时间),能使用普查的方法吗? 思考:如果这时不能用普查,那该用什么调查方式呢? 新知1:总体和样本 在统计学中 ,把 叫做总体 ,把 叫做样本。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 ,把样本中个体的总数叫做 应用一:为了考察某地10000名高二学生的体重情况,中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里统计的总体、样本、总体容量、样本容量各指什么?为什么我们一般要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通过样本来研究总体? 阅读资料:一天,妈妈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妈妈说:“上次买的火柴好多都划不着”、、、、、、,过了一会儿子高兴跑回来。孩子说:“妈妈,这次的火柴全能划得着,我每根都试过了。” 问: 在这则笑话中,儿子采用的是什么调查方式? 这种调查方式好不好?还可采用什么方法调查? 探究二: 要了解全国高中生的视力情况: (1) 对全国所以得高中生进行视力测试: (2) 对某一所著名中学的高中生进行视力测试: (3) 在全国按东、南、北、中分片,每个区域各抽3所中学,对15所中学的全国高中生进行视力测试。 特点 方法 抽样 普查 优点 不足 新知2:(1)抽样,普查的优劣性各是什么? (2)选择普查或抽样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应用二:医生如何检验人的血液中血脂的含量是偏高的?你觉得这样做合理性是什么? 应用三: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北京市准备出台限制私家车的政策,为此要进行民意调查。某调查小组调查了一些拥有私家车的市民,你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会怎样? 三.拓展训练---- 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 ※(时量:8—10分钟 满分:每题5分) 1.教材6页练习1,2; 2.2003年我国每日公布非典疫情,其中有关数据收集所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 ; 3.为了了解某校高一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 (A)400名学生 (B)被抽取的50名学生 (C )400名学生的体重 (D) 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 4.下列调查,哪些是抽样调查?并说明理由. 1)为了了解高一年级(6)班每个学生的身高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2)为了了解人们对春节晚会(央视)的收视情况,对部分电视观众作了调查. 3)灯泡厂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选取了10个灯泡进行实验.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四.反思小结 1.我的问题: 2.我的收获: 解 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个人,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为了调查这个问题,在抽样时应当关注到各种人群,既要抽到拥有私家车的市民,也要抽到没有私家车的市民。调查时,如果只对拥有私家车的市民进行调查,结果一定是片面的,不能代表所有市民的意愿。因此,在调查时,要对生活在北京市的所有市民进行随机地抽样调查,不要只关注到拥有私家车的市民。 “名师出高徒”这句彦语的意思是什么?有名气的老师就一定能教出厉害的学生吗?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 复习1:函数关系是一种 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