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对初产妇产程及产妇满意度的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对初产妇产程及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对初产妇产程及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初产妇,随机分成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或半卧截石位屏气用力分娩,观察组采用分阶段体位管理。比较两组产程和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产妇自主用力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会阴侧切、宫?i和会阴裂比例伤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能有效缩短初产妇产程,提高产妇满意度,减轻生殖道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分阶段体位管理;初产妇;产程;产妇满意度
第二产程是指从子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 h,是分娩的关键时期[1]。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仰卧位或半卧截石位的分娩体位,可充分显示手术视野,有助于助产士观察产程、操作,提高紧急情况的抢救率[2]。但临床实践发现,仰卧位或半卧截石位并不是最佳的分娩体位,尤其是半卧截石位将导致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延长产程,增加难产的机会,并容易造成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等,严重影响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3]。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根据产妇是舒适度选择适合的用力体位,使产妇放松,提高产妇主观能动性,促使分娩顺利进行[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初产妇,探讨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对初产妇产程及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6.36±4.25)岁;孕周36~42 w,平均孕周(38.25±1.02)w。对照组48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6.85±4.16)岁;孕周37~41 w,平均孕周(38.58±1.21)w。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
1.2.1纳入标准 孕周在36~42 w;均取得产妇知情同意。
1.2.2排除标准 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脱垂;胎膜早破等异常情况;影响宫口扩张及阻碍胎头下降的软产道异常;合并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1.3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仰卧位或半卧截石位屏气用力分娩,观察组采用分阶段体位管理,主要措施:宫口开全后,产妇可以根据是否方便用力选择舒适的体位,可以借助分娩车、分娩球、分娩凳用力;也可以选择产床上方便休息的侧卧位、仰卧位用力;扶床支架有支撑点的半蹲位或蹲位用力,期间密切监测胎心音,若出现异常,立即更换体位再次评估。当胎头露出4 cm×4 cm后,产妇应上床保持半卧、平卧或侧卧等体位,助产士准备接生。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第二产程时间、自主用力时间和产妇满意度,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产妇满意度,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比较两组生殖道损伤结果,主要包含会阴侧切、宫颈、会阴裂伤。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程和产妇满意度 对照组产妇自主用力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生殖道损伤结果 对照组会阴侧切、宫颈裂伤以及会阴裂伤比例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仰卧位或半卧截石位是大部分医院常用的分娩体位,有助于助产士听胎心音和接生操作,但该体位不利于产妇用力,增加分娩难度,容易造成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等不良事件[5-6]。研究发现[7],产妇采取坐位、蹲位、跪位、立位、自由体位等分娩体位,方便产妇用力,但是不利于助产士接生。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将待产体位和分娩体位分开,待产时:可以根据产妇舒适度选择合适用力的体位;分娩时:采用半卧、平卧或侧卧等体位,利于助产士接生,从而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妇满意度[8]。
本研究探讨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对初产妇产程及产妇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妇自主用力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会阴侧切、宫颈裂伤以及会阴裂伤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能有效缩短初产妇用力时间和产程时间,提高产妇满意度,减轻生殖道损伤,原因在于第二产程分阶段体位管理在待产时,不要求产妇立即屏气用力,而是在产妇想要用力的时候,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