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课件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起来看课文。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认识“阿长” 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大门楼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 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她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 “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羊角风,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骇 掳 悚 惶急 灸疮疤 诘问 渴慕 疏懒 霹雳 孤孀 絮说 书斋 粗拙 嘁嘁喳喳 自学指导一:自读课文,自助工具书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hài lǔ sǒng huáng chuāng jié mù shū pī lì shuāng xù zhāi zhuō qī chā 提问:从全文看作者在文中要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整体感知 1、阿长是不是她的真名? 2、作者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 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 不是 切切察察、摆成“大”字的睡相 元旦除夕吃福橘 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 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 …… 为“我”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5、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长妈妈讲的“长毛”的故事 4、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 自学指导二:速读课文,看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并说说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迅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并说说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文章所列事件1、“切切察察”的毛病。(略)2、摆成“大”字的睡相。(特写)3、令人烦恼的种种规矩。(略) 吃福橘(较详)4、讲“长毛”的故事。(较详)5、为我买《山海经》。(详) 1.文章前两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从中可看出“长妈妈”怎样的社会地位? 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阿长喜欢切切察察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对我过分的管束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地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的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胳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睡相不好 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吃福橘的 古怪仪式 除了吃福橘,阿长还有哪些规矩? “老掉了” 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 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吃下去。 …… 最清楚的还是元旦的古怪仪式 长妈妈的繁琐规矩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