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纺织服装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基于营运资金的财务风险应对以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为例.docx

发布:2023-09-07约3.9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纺织服装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基于营运资金的财务风险应对以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为例 运营资金与财务风险密切相关。因此,公司应采取适当的管理策略,将财务风险放在重要的位置。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行业之一, 相当一部分纺织服装业公司的生产经营具有高度外向型的特征。高度外向型公司与低度外向型公司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及其在市场和供应链中的地位有所不同, 其应对财务风险的策略也会存在差异。本文以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5年 (即2007~2011年, 并把2007~2009年作为危机发生后经济环境恶化的年份, 2 010年开始作为经济环境转好的年份) 作为分析区间, 以不同外向型程度的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为研究对象, 分析比较不同外向型程度的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基于营运资金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的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一、 营运资金的内涵 本文先对2 0 0 7~2 0 11年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进行匹配, 筛选出20 07~2011年相关数据均齐全的公司, 并剔除连续5年中至少1年房地产类存货占存货总额的比例超过50%或房地产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的比例超过50%的公司, 匹配后共获得42个样本。然后以样本公司出口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是否超过40%为标准, 将全部样本划分为高度外向型和低度外向型两组。低度外向型的企业共有29家, 平均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3.93%;高度外向型的企业共有13家, 平均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63.69%。 本文将营运资金界定为流动资产与营业活动流动负债的差额, 而将传统的营运资金 (流动资产与所有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 称之为“营运资本”。即:营运资金=流动资产-营业性流动负债=营运资本+筹资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由于营运资金在数量上等于筹资性流动负债与营运资本之和, 因此, 营运资本占营运资金比例的高低可以反映企业营运资金融资策略的激进或稳健程度。该比例越高, 企业营运资金融资策略越稳健, 财务风险水平越低。 二、 企业营运资金的占用情况,主要有三部分 从供应链上来看, 企业的营运资金可以划分为自身占用的资金 (主要是存货) 、被供应商占用或占用供应商的资金、被经销商占用或占用经销商的资金三部分。显然, 在自身占用资金水平一定的情况下, 与供应商、经销商关系的不同将导致企业营运资金的整体占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本部分分析的目的是揭示不同外向型程度的公司对供应链调控能力的差异。 1. 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占用水平和企业生产绩效的关系 笔者对不同外向型程度的公司的营运资金占用水平进行了分析, 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 营运资金占用= (流动资产-营业性流动负债) /营业收入;剔除存货影响的营运资金占用= (流动资产-营业性流动负债-存货净值) /营业收入。 从表中可以看出, 五年中低度外向型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占用水平较为稳定, 而高度外向型公司的营运资金占用水平却呈现了明显的阶段性趋势 (其中, 在2007~2009年持续上升, 2010和2011年又有所回落) , 这说明从营运资金占用水平来看, 低度外向型公司具有较高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而高度外向型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以致其营运资金占用水平与经营环境的波动趋势基本相同。 在剔除了存货影响之后, 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占用水平大幅度降低, 这意味着存货是影响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占用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剔除存货影响的占用指标与未做任何剔除的营运资金占用水平指标的差异, 可以发现五年中低度外向型公司的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21%~24%之间, 而高度外向型公司的存货则要占到营业收入的38%~43%之间, 虽然两者的占用水平有较明显的差异, 但两者在五年中均基本稳定, 这意味着在面临经济环境变化的情况下, 高度外向型企业和低度外向型企业的存货管理均有较好的应对, 表现出较强的风险防范能力。 通过表1还可以看出, 低度外向型公司剔除存货后的营运资金占用水平在20 07年最高, 20 0 8年明显降低, 2009年之后基本稳定, 但仍低于2007年的水平, 这意味着低度外向型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被供应链两端的合作伙伴占用资金的情况在面临不利的经济环境波动下有所改善, 其已具备了一定的对供应链的影响和调控能力。而高度外向型公司剔除存货影响的营运资金占用水平指标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明显增加, 到2009年达到顶峰, 2010年开始回落, 但2011年的水平仍然高于2007年。说明高度外向型公司被供应链两端合作方占用资金水平的变化基本反映了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情况, 高度外向型公司对供应链的影响和控制能力较为有限。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