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论文.pdf

发布:2017-08-18约3.9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方企业文化·CEO 2010 年11 月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治理 尹珂珂 林昌泓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沈阳, ) 110034 摘 要:2008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敲响了必须时刻防范风险的警钟。近几年来, 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不断地进行着深化体制改革,通过不断改进授信流程,上交授信审批权,处理不良贷款等 一系列措施,强化了资产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但是近些年来在全球市场和政策的不断变化中,内地商业银行的 不良贷款量经常反复,而且数量惊人,损失惨重,所以说当前的银行信贷风险已成为构成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 金融风险。因此,目前亟需研究制定如何规避,防范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防止不良贷款的反弹。 本文主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F830.33 A 1672 7355 2010 11 0189 01 我国商业银行业发展中的一大隐患就是巨额的不良贷 对企业的资信真实情况和信贷资金运行状况不甚了解,这 款,它不但直接造成我国银行业效益低下,经营困难,甚 都增加了信用风险的发生。 至一对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前进的步伐。 金融危机后,各大银行要及时调整信贷结构,防范信 因此,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促进资产的持续改善,防 贷风险。二是要规范贷款操作,加强风险监管,要将压力 范金融风险和促进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确保我国金融和 测试引入风险管理,制定应对危机的策略。三是要高度重 经济安全运行也就成了当前政府和国有商业银行高度关心 视对那些产能过剩行业已贷款企业的监管,银行要及时跟 的问题。虽然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商业银行自 踪了解政策和企业经营的变化,有效识别和衡量信用风险, 身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内地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有了明显 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案。 的改善,但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环境和企业经 (一)加强企业客户风险预警和贷款后的管理,进一 营状况的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出现了新的 步完善信息支持系统 特点和动向。 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 (一)传统的授信管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现行的风险 当前银行风险的预警体系,开发风险预警模型,建立风险 管理需要 数据库,通过设置关键指标并且及时做好风险评价,建立 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对授信 不良企业的黑名单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所贷款银行的风 业务一直就是重发放,轻管理和风险控制,多倚重审批, 险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该包括贷款企业的关联关系, 但对贷前贷后管理却相对较弱。由于各个银行之间缺乏信 关联交易,风险预警等信息。三是该系统应有充分的内外 息交互机制,而信息的传递也不顺畅,这样就影响了银行 部接口,银行内部与银行会计系统,评级系统等以及社会 对所贷款企业的全面掌控。进而诱使银行出现错误的决策, 信息系统。 甚至出现一些银行在减持其所掌握的银行的贷款,而另外 (二)坚持风险导向原则,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一些银行还在大力营销增持的情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