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doc

发布:2017-04-18约3.1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分析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巩固成像规律的理解和提高分析应用能力 板块一:总结成像规律并记忆 (1)当 时,成 像,像距范围 (2)当 时,成 像,像距范围 (3)当 时,成 像,像距范围 (4)当 时,成 像,像距范围 (5)当 时,不成像(6)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 ,像 成虚像时,物距越小,像距 ,像 板块二:规律分析与应用 类型1:知物距分析像 例1: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例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10cm处,可得到一个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4.如图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 例5.请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 板块二:知成像分析物距 例6. 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1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 ) A、25㎝ B、15㎜ C、6㎝ D、12㎝ 例7.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 ,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例8.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 ( )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例9.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 )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 例10.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20cm B.15cm C.10cm D.5cm 例11. 某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 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