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堑边坡防护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堑深挖边坡防护施工及注意事项
一、路堑防护形式
①土质路堑
土质挖方路段高度小于3m时,坡面直接植草,边坡高度3<H≤6.0m时,采用三维植被网植草防护,边坡高度H>6m时,一般采用骨架内植草灌防护,骨架内植草灌护坡主要有方格形骨架内草灌护坡,拱形骨架内草灌护坡等形式。
②岩质路堑
对于稳定的岩质路堑边坡采用客土喷播进行防护,对于可能出现小规模坍塌和岩质泥化剥落地段,采用钢筋砼人字形骨架+固定锚杆护坡;对于顺向坡,采用钢筋混凝土方格骨架锚杆、钢筋混凝土框架锚杆等进行防护。
二、防护施工方案
1、路堑植被护坡
路堑植被护坡采用的是机械液压喷播植草。路堑液压喷播植草的原理就是将草种、肥料、土壤改良剂、土壤稳定剂、种子粘结剂、水分充分混合均匀后,用喷枪均匀地喷射到斜坡或平整好的地面上,并覆盖,待植物种子发芽、生长,三个月便可形成漂亮的草坪。由于喷浆中含有粘着剂、保水剂、肥料和纤维等成分,因而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和粘结力,在土表形成半渗透的保湿表层,可大大减少水分的蒸发,为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提供水分、养分和遮荫条件,尤其是纤维胶体与土表粘合,使种子的幼苗遇风、降雨、浇水等不会冲失,具有良好的固种保苗作用。
①草籽、树种应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并适用于当地成活率高的多年草种。喷播草籽含量每平方米不小于15~20g,批量种子应该进行抽检,抽检项目包括种子净度、种子发芽实验,种子活力测定等。
②喷播植草时大面积的喷播工程应先行试播,以得到合理的种子、肥料、农药、保水剂和营养土等的配合比,将混合料按一定比例加水制成喷投物料,喷投物料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喷到预订的坡面上切忌浆材沿坡面流动。
③施工完毕后进行的精细的养护管理包括覆盖、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养生期不少于30天。对漏喷、草籽发芽成活过稀部位要进行补种或喷补,成活率应达到90%。养生期内,需用透气农膜覆盖,避免雨水冲刷。
工艺流程:
主要机具设备表:
主要机具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风钻 2台 锚杆孔钻设 2 破碎机 1台 破碎种植土 3 液压喷播机 1套 喷播混合料 4 柴油发电机 30kw 1套 提供施工用电 5 施工吊篮及配套器具 1套 设备提升 质量控制及检验:
喷播植草后应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和补植,成活率、覆盖率不应低于设计或下表的要求:
序号 项目 覆盖率(%))采用客土喷播植草,是一种全新的生物边坡防护措施,它的特点是在岩石上能为植物创造生长条件,恢复了因工程施工而破坏的生态系统,制造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培育出稳固边坡和与周边环境和谐的植物,有效恢复生态,并形成可粗放管理的优美植物群落突破了以往植物防护必须以土质边坡为前提的概念,充分体现了现代环保意识,于环境、自然、工程等各方面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防护手段。路基边坡的防护型式根据气候、水文、地形、环境保护和美化绿化等方面考虑,为了使运营环境舒适、美观,尽量近于自然环境,现在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边坡防护采用植草型式。 采用喷植混凝土防护岩石边坡的机理 常用的边坡防护大致可分为工程和植物两种方法。工程防护方法包括圬工护坡、骨架、挡墙栅栏、锚索、喷混凝土等传统工程防护方植物防护方法是在边坡较为稳固的基础上采用植树种草的办法作为防止雨水冲刷,控制表土流失的措施。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并尽可能多的使用植物防护已是大势所趋。 岩石边坡一般是稳定的,经过工程加固的边坡其稳定性更有保障,但裸露的岩石不仅影响景观,破坏了环境,而且长时间的裸露会导致风化严重甚至边坡失稳。喷植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是针对以往岩石坡而无法绿化的状况而研制开发的,原理是用高次团粒剂使客土形成密实结构,植物纤维在其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作用,造就具有耐降雨冲刷、牢固且透气、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喷植混凝土主要用于岩石坡面和硬质喷植土地等绿化困难的地带,使其得以恢复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和景观美化为目的的绿化成为可能。锚杆施工工艺路堑边坡按设计要求清理好后,开始进行锚杆施工作业。1、定位:孔位允许偏差为±15mm;锚杆孔距误差不超过150mm。2、钻孔:锚杆采用风枪打眼,锚杆轴线岩体主体结构面或滑移面成大角度相交,钻孔要符合以下要求:钻孔圆而直,钻孔方向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孔径要大于杆体直径15mm。钻孔深度要满足下列要求:锚杆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钻孔质量和锚杆材料质量是锚杆施工质量的基础,确保每一根锚杆都能发挥支护的作用。3、清孔:用高压风管将孔内粉尘和杂物吹出。4、砂浆制备:采用不低于42.5级且具有抵抗水侵蚀的化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