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造影剂肾病诊疗.ppt

发布:2018-08-17约3.04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造影剂肾病 含碘造影剂有一定的肾毒性,严重时可以导致造影剂肾病(CIN),其后果不能低估。近年来由于血管造影和CT检查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病人使用造影剂,CIN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是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第三位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的急性肾功能不全10%,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什么是造影剂肾病?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1 2 3 4 预防措施与治疗 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rN)是指在血管内造影后新发的或是加重的肾功能损害。 一般量化的定义是指使用血管内造影剂后 48~72 h内出现的血肌酐 升高大于或等于44.2~88.4 umol/l(0.5~1.0 mg/d1),或是 Scr由基础值升高大于或等于 25%~50%,可以诊断为CIN。 返回 危险因素可分为两类 一、造影剂相关的危险因素 ◆造影剂的种类 已知低渗造影剂比高渗造影剂的肾毒性小,其引起的肾脏病比高渗造影剂少一半。而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比低渗造影剂肾毒性小(A级) ◆造影剂的剂量 其使用的剂量越大,风险越高,尤其是存在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有作者提出用肌酐(mg/dl)初一造影剂常规剂量作为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造影剂用量,可以大大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这个调整剂量适合于高渗造影剂,如使用低渗造影剂,可以将计算结果再乘上1.5。 危险因素 二、患者相关危险因素 ◆老年,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人 ◆造影前已经有肾脏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 ◆脱水状态 ◆充血性心力衰竭 ◆同时使用某些药物(例如非甾体消炎药和RAAS阻断剂等。 上述危险因素越多,发生造影剂神兵的危险性也越大。 危险因素 低血压 5分 主动脉球囊反搏 5分 慢性心力衰竭 5分 年龄75岁 4分 贫血 3分 糖尿病 3分 造影剂用量 每10ml记1分 血肌酐1.5mg/dl 4分 或 eGFR60ml/(min.1.73m2) 2分 40-60ml/(min.1.73m2) 4分 20-40ml/(min.1.73m2) 6分 20ml/(min.1.73m2) 危险因素 12.64% 7.5分 16分 1.09% 7.5分 11-16分 0.12% 7.5分 6-10分 0.04% 7.5分 5分 需要透析治疗的风险 发生CIN风险 危险积分 造影剂肾病发生的风险评估 返回 ◆血肌酐水平 使用造影剂1-2天后血肌酐增加,3-5天达高峰,7-10天左右恢复正常。 ◆尿量 多数患者尿量不减,不进行肾功能的检测难以发现。 ◆透析替代 部分患者需要透析替代治疗,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至造影前水平,不可逆者少见。 ◆但造影前存在肾损害者,肾功能有可能不恢复。 临床表现 返回 1.重视预防!! 1)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时机: ◆老年人、既往有慢性肾脏病,特别是肾功能不全者是不可变更的危险因素,对这些患者使用造影剂要权衡利弊。 ◆对于脱水、心力衰竭、应用RAAS阻断剂、NSAIDs及肾毒性药物者,可在纠正上述因素后再行造影检查或介入治疗。 ◆造影剂使用后24-72小时避免再次使用造影剂;如必须使用,应在血肌酐或eGFR恢复正常时使用,否则应到2-3周后再次使用。 预防措施和治疗 2)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及剂量: ◆等渗非离子造影剂引起肾损害机会最少,应当是第一选择,其次是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和高渗离子型造影剂 ◆等渗和低渗造影剂价格昂贵,不主张所有患者都是用,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或存在较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使用这种造影剂可降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血肌酐1.5-2.5mg/dl或糖尿病患者应用低渗优于高渗,肾功能进一步受损,应用等渗优于低渗。 ◆如果低、等渗造影剂应用有限制,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 预防措施和治疗 3)水化治疗: ◆造影剂前后水化可以有效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A级)水化是目前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