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 第一章 绪论(1-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遥 感 地 质 学Remote Sensing Geology 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吴 波 个人介绍 1994- 1998 华东地质学院,本科 1998- 2000 山东省胶南市建设委员会 2000- 200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工学硕士. 2001 -2002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数字城市研究室). 2003 -2006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学博士. 2007 -2008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博士后 2006- 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第一章 绪 论 教材: 朱亮璞 主编 《遥感地质学》 地矿类规划教材 地质出版社 计划学时: 36 成绩评定: 平时检查 作业 实习 30% 闭卷考试 70% 答疑与实习: 西202室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主要内容: 遥感的概念与技术系统 遥感发展概况及其展望 遥感的应用领域 遥感地质学 第一章 绪 论 遥感(Remote Sensing)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即“遥远的感知”,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 狭义遥感: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方式,对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体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二.遥感信息 (RS Information) 利用安装在遥感平台上的各种电子和光学遥感器, 在高空或远距离处接收到的, 来自地面或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地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 特点: 这种信息能够用辐射能量 的强弱来表征,可记录在 感光材料或数字磁带等遥 感信息载体上,并能被转 换成可视影像。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遥感信息反映了地表环境、资源与灾害等的信息。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遥感的基本出发点 根据遥感器所接收到的电磁波特征的差异识别不同的物体。 遥感的物理基础 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机理(反射\吸收\透射\发射)性能不同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三.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和记录、信息的处理及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遥感平台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2.遥感器 ( Remote Sensor )-- “感” ⑴.传感器 ( Transducer ) 将被测的某一物理量(一般为非电量)按照一定规律转换为另一物理量(一般为电量)输出的装置 光/化学转换 电磁辐射能 化学能 感光胶片 光/电转换 模/数转换 非电量(光能) 电量(电流 电压) 数字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4.遥感资料分析解译系统(Interpretation) 应用遥感资料(图像/ CCT / 数据)进行 分析、研究、推断,按照遥感原理和专业知识 原理,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将其编绘成文字 资料或图件 Interpretation —解译/判释/判读 —图像有用信息的提取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四.遥感技术分类 ㈠.根据电磁辐射源 遥感器探测、记录的地物电磁辐射能量来源: 自然辐射源 人工辐射源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1.被动遥感 ( Passive RS ): 利用太阳等自然辐射源 遥感器探测、记录地物反射或自身 发射的电磁波信息以识别地物特性的遥 感方式(如摄影)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2.主动遥感 ( Active RS ): 使用人工辐射源 由遥感器主动地向目标物发射一定能量和一定波长电磁波, 然后再由遥感器探测、记录从目标物反射回来的一部分电磁波,以这种回波信息识别目标物的遥感方式(如雷达)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㈡.根据遥感平台 ⒈地面RS(车载): 遥感器装在车、船或高塔等地面平台,或在地面上,由人工直接操作遥感器,对地面、地下或水下进行的遥感 ⒉航空RS (机载):遥感器安装在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上,从空中对地面进行的遥感 ⒊航天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