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第一章地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地球 本章内容提要 地球概况 地球的圈层构造 地球的物理性质 地质作用概述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 是天地万物,是物质世界。 “宇”是空间的概念,是无边无际的; “宙”是时间的概念,是无始无终的。 宇宙是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的统一。 地球:赤道半径为6738.14km,极半径为6356.76km ↓ 九大星球 太阳系:直径为11.8×109km ↓ 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1000多亿颗 银河系:银河系是一个由大约1400亿颗恒星和大量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 ↓ 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组成 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地球的表面特征 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 其中陆地面积为1.49×108km2,占地球表面积的29.2%;海洋面积为3.61×108km2,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陆地和海洋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极不均匀,65%以上的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各大陆的轮廓有某些相似性,所有大陆的北端宽、南端窄,大致呈倒三角形,并多在北端与其它大陆相连。三大洋则在南纬50?~60?间相互沟通。 地球表面起伏不平,陆地和海底都是如此。地表的最高点在亚洲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m;最低点位于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在海面以下11034m;因此,地表最大垂直起伏约20km。陆地的平均高度为875m,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729m。 (一)陆地的表面形态 山地:山地是指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程大于500m,相对高程在200m以上的地区。 丘陵:丘陵是指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高低不平、连绵不断的低矮浑圆的小山丘地形。一般高程在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差多在数十米,最大高差不超过200m。如我国的川中丘陵、东南丘陵。 平原:平原是指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其内部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数十米。如亚马孙平原、华北平原、松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高原:海拔高程在600m以上,表面较为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广阔地区称为高原。如伊朗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巴西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 盆地:盆地是指四周为高原或山地,中央为低平的平原或丘陵地区,因其外形似盆而得名。如我国的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等。 洼地: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称为洼地。新疆的鲁克沁洼地低于黄海平均海水面 155m,是我国陆地的最低处。 (二)海底的表面形态 被海水覆盖的海底地形和大陆地形一样复杂多样,既有高山深谷,也有平原丘陵,而且规模非常庞大,外貌更为奇特壮观。 大陆边缘 海岭 海沟 深海盆地 海岭:一般将海底山脉称为海岭。其中,位于大洋中间,常发生地震和地壳运动较强烈的海岭称为洋脊或洋中脊。 海沟:平行于岛弧或沿着大陆边缘呈断续延伸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6000m的深海槽称为海沟。 深海盆地(大洋盆地):深海盆地是海洋中另一类大型地形单元,它是介于大陆边缘及洋中脊之间的平坦地带,是海底地形的主体,约占海洋面积的43%,平均深度在海平面以下4000~5000m,深海盆地中主要有三种地形。 深海丘陵 深海平原 海山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