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发布:2024-12-02约2.3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心理學考试大纲(合用于高校教師资格申請者)

心理學概论

人类心理現象

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及其规律的科學。心理活動又称心理現象,简称心理。

一、個体心理系统

個体心理:指個人具有的或在個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現象。

四個方面:心理動力、心理過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性。

1.心理動力:心理動力系统决定著個体對現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對活動對象的选择与偏向。

它重要包括動机、需要、愛好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a)動机:是個体進行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個体积极性的源泉。

2.心理過程:是一种動态過程,包括认知過程、情绪過程和意志過程。它們從不一样的角度能動地反应著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关系。

认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记忆、思维和言語等。

感覺:反应事物的個别属性和特性。

知覺:反应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络与关系。

3.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動在一段時间体現出的相對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的時间是几小時、几天或几种星期。

4.心理特性:人們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動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常常出現的意识特性,重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a)能力:人顺利地完毕某种活動所必须具有的心理特性,体現著個体活動效率的潜在也許性与現实性。

b)气质:指表目前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力方面的反应特性。

c)性格:人對現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為方式。

d)气质与性格有時统称為人格。這些心理,使一种人的心理活動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動彼此区别開来。

二、個体心理与行為—心理通過行為得以体現,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動的外部体現,心理是支配和调整行為的精神活動。

三、個体意识与無意识—人的心理具故意识性。

1.意识:指能為個体所清晰察覺的心理活動。

2.無意识:指人們在正常状况下察覺不到,也不能自覺调整和控制的心理現象。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現象,就是在無意识的状况下出現的。人清醒的時候,也有無意识的心理現象。無意识也是人的心理活動,并對人的行為具有一定得作用。

3.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性,無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四、個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第二节心理學的過去和目前

一、心理學产生的哲學背景

①唯理论:代表人物法国哲學家笛卡尔;②經验论:代表人物17世纪英国哲學家洛克。

二、西方心理學的理论主张

德国著名心理學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學创立了世界上第一种心理學试验室,這是心理學成為一门独立學科的標志。

①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著名代表人物铁欣纳,他把人的經验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措施。②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代表人物杜威,主张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机体适应环境;③行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學家华生,後期重要代表人物斯金纳;④格式塔心理學: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⑤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學应當研究無意识現象。

三、心理學的重要发展趋势

①认知心理學:1967年,美国心理學家奈赛尔刊登了《认知心理學》一書,標志著认知心理學的正式诞生。②人本主义心理學: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和罗杰斯,认為心理學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理解人,揭示热性的本质,必须從人的存在出发,以人為本,用整体分析法對人做出完备的描述。

第二章教育心理學与高等教育心理學

第一节教育心理學概述

一、教育与心理學

二、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性质

教育心理學:①心理學与教育相結合的产物。②一门介于社會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學科。③研究學校情境中學生的學与教師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學。

三、我国教育心理學的发展

1.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學教材是著名教育家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學》。

2.新中国成立50数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學的发展大体經历了改造、繁华、破壞、新生四個時期。

第二节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對象与任务

一、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學科定位

1.高等教育及其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心理學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學生的學与教師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學。

2.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學科特性:①是學校教育心理學的分支學科(高等教育心理學是一门學校教育心理學,其研究的重要方向就是探讨大學生的學习活動。);②是反应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學;③研究對象的主体是大學生;④為实現高校的三大社會职能(教學、科研、直接服务社會)和应用适应高等教育特點的教學措施提供心理學根据。

二、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内容体系

1.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内容体系:①高等教育心理學的科學學問題;②大學生學习心理研究;③教學心理研究;④德育心理研究;⑤教學设计与教學评估。

2.高等教育心理學的科學學問題是對高等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门學科的某些基本見解。

三、高等教育心理學的重要作用(简答)P18

①有助于提高師资水平;②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學质量;③有助于進行教育教學改革。

第三节高等教育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