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ppt

发布:2016-12-27约7.12千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 (3)具体运算阶段(7-12) (4)形式运算阶段(12-15) 3.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主要观点: 1、将人类大脑的认知操作方式与电脑的操作方式进行类比。(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 2、尝试用电脑软、硬件的升级换代来类比人类的认知发展。 3、认为变化是连续不断的自我调整过程。 4、认为任务分析是理解儿童思维的关键。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其加工信息的方式与能力的发展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以稳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不是像皮亚杰所描绘的按阶段发展的。 4.最近发展区与支架 个体发展的现有水平与其发展的潜在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十二章 个别差异 个别差异概论 学生的个别差异 适应性教学 能力倾向 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历史并随后影响其从教学中学习的初始状态,是个人具有的一般性的和特殊性的潜在能力,主要是智力 适应性教学 定义:通过改变教学的形式以适合个别学生的特点与需要的教学。重点是如何及是否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从这种教学中取得多大的进步,而不应一味地追求学生达到同样的水平 适应性教学形式的形式 针对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的个别差异涉及适应性教学:智力、原有知识基础、动机 针对同质的学生群体进行适应性教学:分校、同质分班、留级或跳级、常规班分组 针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进行适应性教学 智力的分类 心理测量学的智力,学校教育所要发展的智力 第十三章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 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由学习活动本身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 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由学习活动以外的情境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 2.学习动机理论 (1)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驱力说(或强化论) (2)认知心理学的动机理论: 归因(Attribution):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结局原因的推断的过程叫学业成败的归因。 (3)人本主义与心理测量学的动机理论 (4)人本主义与心理测量学的动机理论 需要层次论 (5)学习动机的自我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人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的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响。 考试安排 题型: 一、名词解释题(共18分,每题3分,6个)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20个)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20个) 四、简答(共20分,每题5分,4个) 五、研究与设计(16分,每题8分,2个) 时间:120分钟(第16周) 以课本为主,为课后习题为主,以讲过的重点、练过的题目为主 4.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认知过程的解释 选择:区分有关信息与无关信息,将感觉记忆移送到工作记忆中。 整合: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组织:将所选择的知识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精加工:对所呈现的信息进行添加、补充。 5.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条件 影响知识 学习的因素 内部因素 学习材料的 内容和形式 教师指导 学习情境 先前知识 认知结构 动机和态度 心向和定势 外部因素 第五章 智慧技能的学习 陈述技能的分类及其依据; 智慧技能学习的内外条件; 技能与智慧技能的性质 智慧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智慧技能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1.技能与智慧技能 技能: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这个定义强调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其实质是一套办事规则支配了人的行为。 技能的心理表征:产生式及其系统 智慧技能,运用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 2.智慧技能学习过程 辨别的学习过程 概念的学习过程 规则的学习过程 程序的学习过程 3.智慧技能学习的条件 智慧技能 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 例证与练习 的选择与呈现 言语指导与反馈 先前知识 智慧技能的层次性 外部条件 第六章 认知策略的学习 认知策略的性质与分类 认知策略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认知策略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1. 认知策略的性质 第一,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来看: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整其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内部控制过程(加涅等,2007)。 第二,从学习的结果来看:信息加工的结果是学习者获得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的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或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 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功 能 对外办事 对内调控 技能指向 环境中的客体和事件,如句子、图表或数学公式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