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谢维成(第一章)教程讲解.ppt

发布:2016-04-23约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材: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 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推荐参考书: 1、 《单片机基础》,李广弟等编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 《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李群芳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3、 《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马忠梅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2 单片机的概念及其特点 1.3 单片机的发展及其主要品种 1.4 单片机的应用 第2章 单片机基本原理 2.1 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2.2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原理 2.3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外部引脚及片外总线 2.4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方式 2.5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时序 第6章 MCS-51单片机内部资源及编程 6.1 并行输入/输出接口 6.2 定时/计数器接口 6.3 串行接口 6.4 中断系统 第7章 MCS-51单片机系统扩展 7.1 MCS-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7.2 存储器扩展 7.3 输入/输出口扩展 第7章 MCS-51单片机与键盘、显示器的接口 7.4 MCS-51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 7.5 MCS-51单片机与LED显示器接口 7.6 MCS-51单片机与行程开关、晶闸管、继电器的接口 第8章 MCS-51与D/A、A/D的接口 8.1 MCS-51单片机与ADC的接口 8.2 MCS-51单片机与DAC的接口 第1章 基础知识 1.2 单片机及其特点 单片机按照用途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 1、早期——通用型单片微机。 通过不同的外围扩展来满足不同的应用对象要求。 2、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专门为某一类应用而设计的单片机——专用型单片微机。 目的:降低成本、简化系统结构、提高可靠。 如:用于计费率电表、用于电子记事簿的单片机等。 1.3 单片机发展及其主要品种 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计算机。 用于:科学计算 2、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 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3、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 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事务管理。 4、第四代(1971—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用于:计算量极大的高尖技术及国民经济领域出现了微型机。 5、第五代:智能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中。 用于:模拟人的智能,识别图像、语言和物体,联想、推理、 解答问题,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会话处理。 微型机算计的核心部分:微处理器的发展已经历了五代。 第一代(1971—1973):4位→8位(初级) 第二代(1973—1975):8位(初级) 第三代(1975—1978):初级8位单片机 Intel MCS-48系列单片机 第四代(1978—80年代中期):高档8位单片机 Intel MCS-51系列单片机→16位、32位 第五代(80年代中期至今):→64位 1.4 单片机的应用 小 结 1、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及数制之间的转换。 2、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将计算机主机(CPU、内存和I/O接口)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的微型机。 3、单片机为工业测控而设计,又称微控制器。 具有三高优势(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 4、主要应用于工业检测与控制、计算机外设、智能 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 特别适合于嵌入式微型机应用系统。 5、单片机开发系统有单片单板机和仿真器。 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软件开发。 五、十进制数的表示 十进制编码又称为BCD码。 分压缩BCD码和非压缩BCD码: 压缩BCD码又称为8421码,它是用四位二进制编码来 表示一位十进制符号。 例如:十进制数124的压缩BCD码为0001 0010 0100。 十进制数4.56的压缩BCD码为0100.0101 0110。 非压缩BCD码是用八位二进制来表示一位十进制符号,其中低四位二进制编码与压缩BCD码相同,高四位任取。 例如:十进制数124的非压缩BCD码为 0011 0001 0011 0010 0011 0100。 1.1.2 字符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