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玉13新石器玉器.ppt

发布:2020-02-23约小于1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江中 下游流域 ; 根据考古学资料,长江流域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时间略晚于黄河流域,但出土的玉器分布范围广、遗存多、品种丰富、文化内涵深远、工艺精湛为世人所瞩目。 ;1、长江流域出土玉器特征 ;2、凌家滩文化遗址 ; ;鸡骨白色透闪石玉龙;3、良渚文化遗址 ;神人纹玉琮;神人纹玉钺;玉璧;神人纹冠状玉饰;多节玉琮 ;兽面纹玉琮;人面纹玉琮;兽面纹玉环 ;龙首玉镯;玉项饰;兽面纹半圆形玉饰;三叉形玉器;兽面纹玉锥形器;兽面纹玉璜;五、东南沿海地区 ;兽面纹玉琮;玉玦; 台东卑南山区的聚落遗址,距今约三千多年。上世纪80年代起经多次发掘,清理墓葬1500余座,出土玉器1000余件,主要有装饰玉、工具类和兵器类。所用玉材均为当地产花莲玉、蛇纹石玉和车磲等。 ;六、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特征 及其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出土玉器数量少,形制简单, 工具原形和小件饰品为主,打磨浅,无装饰纹。 根据社会学角度: 剩余物质尚不丰富,社会等级未见萌芽; 氏族间和睦,少见战争与杀伐。 财富、炫耀、礼仪、威吓等统治心理为内涵的其它玉器还不具备诞生的条件,代表性玉器多以装饰类的玦、璜、珠、琀和坠。 ;后期(距今6500年~4000年),我国史前玉器获得大发展,出土玉器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1、产生了反映后期观念特征的五种代表性器件:璧、琮、斧、钺和刀; 2、出现了玉人(神)像、玉动物形象、玉宗教器皿和玉仪仗器皿等; 3、器件造型丰富,产生圆雕、纹饰、表面光洁。 早期装饰品→后期神权为核心的仪仗品,开创了其后文明社会中国玉文化的最初基石。 ;人面形佩 巫山大溪文化; 中国远古时代全民族的玉崇拜概括为三个明显的特征,它们构成中国玉文化的最初框架: 1、全境范围内拥有一批共同的产品,形制基本相同,功用统一。 2、拥有共同的玉文化观念,远古意识形态的玉器造型和天地神灵的至尊地位。 3、具有共同的使用方式,统治地位的用玉礼仪、礼葬先人、礼祭先祖的规矩和程式。 ;复习思考题;;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