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速公路收费精细化管理规范.docx

发布:2025-02-13约1.59万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DB14/T566—2010

高速公路收费精细化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西省高速公路收费精细化管理的术语与定义、总则、职责、要求、管理与控制、实施、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收费精细化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901.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密钥管理第1部分:框架GB/T18367公路收费方式

GB/T21081银行业务密钥管理相关数据元(零售)

G8/T21082.4银行业务密钥管理(零售)第4部分:使用公开密钥密码的密钥管理技术GB/T21082.5银行业务密钥管理(零售)第5部分:公开密钥密码系统的密钥生命周期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交通部2007年第35号公告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高速公路收费管理

对车辆收取通行费的各项活动过程及财务工作的各种要素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激励活动的总称。收取通行费活动主要是收费政策及相关规定的制定与提出,费率标准的测定,收费方式的选择,收费站的设置与人员配备,收费票证的监制印刷、保管、存储与发放使用,收款及收费上缴,票据稽核、稽查及收费过程中的文明服务等。

3.2

高速公路收费精细化管理

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技术运用到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根据收费管理和服务的需要,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对收费业务实施程序化管理,对文明礼仪服务实施标准化管理,对车辆放行速度和款、卡、表等实施数据化管理,对顾客满意度、突发事件处置等实施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行收费员绩效考核机制,鼓励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努力使收费管理和服务达到精确、高效、协同、持续运行,实现管理高效、服务优质、客户满意、形象良好的要求。

2

DB14/T566—2010

3.3

收费方式

采用不同自动化程度的技术进行收费的方法,收费方式可分为人工收费、半自动收费、全自动机械收费和全自动电子收费等类型。

3.4

放行时间

高速公路收费员完成车辆车型判断、输入、确认、收费、点钞、找零等一系列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即车辆在收费车道压后线圈时间与压前线圈时间之差。

特殊情况下以收费员操作时间为考核依据,即收费员第一次按下操作键至收费栏杆抬起的时间。3.5

高速公路通行卡

车辆在高速公路通行的信息记录和凭证。通行卡具有携带道路名称、车辆类型、入口站名、入口收费员工号、入口时间等信息功能。按数据记录介质可分为印刷通行卡、打印通行卡、条形码通行卡、磁性通行卡、IC卡通行卡、CPU卡等。

4总则

按照“以防止拥堵为前提,以智能收费为先导,以快速反应为要求,以文明服务为重点,以评价激励为手段,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公众满意为标准”的收费管理和服务工作方针,树立“顾客至上、服务第一、快速放行、文明礼仪、准确高效、应急便捷、应征不漏、秩序井然”的收费管理和服务理念,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实现“快、畅、准、优、全”的收费管理和服务目标。

5职责

5.1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

全面负责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工作,对运营管理单位和收费站的收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负责通行费收入的核算和解缴,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服务管理体系。

5.2运营管理单位

具体负责所辖路段的收费管理和服务工作,对所辖收费站的收费业务进行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

5.3收费站

执行各级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负责本站收费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对收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为公众提供便捷、优质、文明、高效的服务。

6要求

3

DB14/T566—2010

6.1票证、通行卡、报表、通行费管理要求

6.1.1票证

6.1.1.1应根据高速公路车流量的变化,合理制定票证申领计划,及时领取,妥善保管,按程序核销,不应出现因票证不足影响收费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情况。

6.1.1.2应做到“票、款、账、表”相一致。

6.1.2通行卡

6.1.2.1应根据高速公路车流量情况,适时组织通行卡的调度,入口流量较大的收费站通行卡储备量不低于该站日流量的两倍,运营管理单位通行卡的储备量应不低于本单位季度使用量的四分之一。

6.1.2.2应加强通行卡的管理,不发生通行卡的流失现象,对损毁的通行卡应及时按规定程序处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