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推进文化传承发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力隹进文化传承发展
民族音乐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是民族历史文 化的缩影和镜像,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民族音乐教育 作为国民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国民的音乐文化素质、道德 素质、爱国情操,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前, 民族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进一步加快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特别是 巴彦淖尔民族文化大市建设的启动和推进,为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承提 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我市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民族文化 资源,又使我们繁荣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如何抓住机遇,深度挖掘和开发地区文化资源,大力繁荣民族音乐文 化,打造地区文化教育品牌,加快巴彦淖尔民族文化大市建设进程, 为巴彦淖尔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丰裕的文化能量,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文 化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巴彦淖尔作为河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 文化,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千百年来,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 化相互融合、传承,形成了兼容并蓄、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河套 文化体系,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具历史文化内涵的民 俗风情、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这些丰饶的文化成果,凝聚着深层次的 文化基因,是深扎于河套的民族之根。保护好民族音乐文化,关系河 套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精神家园的维护,关系先进文化的建设,是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民族文化大市建设的必然 要求。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民族音乐保护工 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传统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激烈变动,文 化生态发生了剧烈变化,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环境基础,许多民族文化遗产正在走向灭绝或者处于濒危状态。 为了使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传承发展,必须要通过音 乐艺术教育的形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教育方式方法、形式 内容的创新,切实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 命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河 套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民族文化大市建设目标提供重要 支撑。
一、树立民族音乐自豪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民族音乐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 对接的见证,体现着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 和审美情趣。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 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 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理想,激发奋斗向上的追求精神,锻造真诚 和谐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创新意 识,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文化素养和文 化品位,增强可持续发展力,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的重要教材 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展示本地优秀音 乐文化的深厚内涵,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本地区本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来,对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整体素质,促进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音乐教师民族音乐施教能力
强化民族音乐教育,繁荣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学校是主阵地,音 乐教师应成为这一阵地的引领者,在教学中传授民族音乐知识,陶冶 学生情操,增强民族意识,自身也要具备多元文化素质,树立多元文 化教育观念。不仅要掌握乐理知识,而且要通晓地方音乐的各个门类 和演奏(唱)技巧具备较高的民族音乐教育实施能力,对民族音乐教 育充满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和学校应采取走 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各类民族音乐专题培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讲座和普查活动,并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 交流、学习、采风的机会,让教师了解更多的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广大音乐教师也要把学习和研究本地区民族音乐作为个人专业成长 的目标,着力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积极主动地开展民族音乐的调 研普查,使自己成为精通地方文艺的民族音乐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
三、整合学术资源,加强教材开发,让民族音乐走进课堂
实施河套文化传播普及工程,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站在抢救性保护 民族优秀音乐的历史高度,改革和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系统,有计划地 组织有关教育专家集中攻关突破,加快多种类型的民族音乐的音像制 品和校本教材开发利用,丰富和完善音乐教育资源,从实践中深入挖 掘新的有效的音乐课程资源,落实到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成为校本 课程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要建立健全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以其独立的艺术标准进入学校音乐课堂,为其正宗性的延续提供保障。 教师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