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肇庆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题
高一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的第一部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试卷的第二部分综合题必须在答题卷上指定的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上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年龄金字塔图。代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金字塔的是
2.2010年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在上升,而西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下降幅度最大。其原因是
A.东部地区人口出生率高 B.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
C.东部地区人口迁入率高 D.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3.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经济C.政策D.宗教
A.自然因素 B.交通和通信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5.近十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是12‰,死亡率为7‰,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5‰。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
A.“高高低”型 B.“高低高”型 C.“低低低”型 D.“高高高”型
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科技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是
D.丁
9.该城郊主要种植
A.水稻 B.棉花 C.香蕉 D.蔬菜
10.下列有关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快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A.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一致且分布均匀
B.规模大的城市在数量上应多于规模小的城市
C.规模小的城市在数量上应多于规模大的城市
D.规模小的城市服务范围大于规模大的城市
12.“大头细腿没有腰”一说与下列地区城市体系特点相对应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西北地区 D.环渤海地区
13.美国大城市建筑物的高度从市中心向郊区降低,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 C.社会因素 D.行政因素
14.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B.经济因素的影响
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 D.政治因素的影响
15.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的独特条件是
A.四季如春 B.土壤肥沃 C.交通便利 D.水源充足
16.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适宜
A.种植粮食 B.种植甘蔗 C.种植棉花 D.种植花卉
17.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不正确的是
A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 ?B.水稻田-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黑龙江?? ? D.橡胶园-海南岛A.科技水平高 B. 接近饲料产地 C.土壤肥沃 D. 接近消费市场
20.为了减少运费成本,下列工厂最需要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电子装配厂B.甘蔗制糖厂C.瓶装饮料厂D.服装加工厂
当前,随着水电开发在西南地区的展开,一批产业被吸引到西南电力富集区。下列工业最适合布局在西南电力富集区的是
A.石油化工B.服装加工C.汽车制造D.有色金属冶炼
A.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B.设备投资小,成本低
C.安全方便,连续性强 D.完全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24.山区修建交通线路,应优先考虑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运河
25.历史上四川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河流 C.植被 D.地形
26.当今提倡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
A.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B.不污染环境,不浪费资源的各种食品
C.绿颜色食品
D.只要在种植期间无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和粮食等食品
27.右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a过程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新资源 B.产生新的废弃物
C.减少污染 D.节约资源
28.全球开展“熄灯一小时”活动针对的主要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