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标准化1-5要素精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山东大学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李化仁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意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一、原则和要求 1.1、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1.2建立和保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意义和作用 安全生产标准化,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全局,从建章立制、改善设备设施状况,规范人员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实现了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衡量尺度,是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设备本质安全程度,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建设安全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三、(1-5)类目的考评 1、考评说明 1.1、根据评分细则,五个类目分值共计250分,约占考评总分1000分的四分之一; 1.2、5个类目中包含18个二级考评项目和38条考评内容 2、地位和作用 2.1(1-5)类目,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管理部分,它在整个安全标准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事故的致因理论,造成不安全状态(条件)和不安全行为(动作)的间接原因是管理缺陷、管理因素和管理责任,因此说控制事故,必须立足于基础管理。 其二,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建立企业统一有机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先决条件,而基础管理则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保证。 四、考评内容 1、安全生产目标 1.1、目标——为企业的安全使命而确定的安全绩效标准,它决定了必须采取的行动计划。 考评内容: 1.1.1、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内容; 1.1.2、按制度规定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1.2、监测与考核 1.2.1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1.2.2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 1.2.3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评估结果、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 。 考评要点: 1、安全目标是整个标准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安全生产必须要实行定量控制和考核; 2、考核一般应由安委会负责,具体工作安委会办公室完成 3、制定目标的几项原则:①符合性原则———要符合国家 安全法规政策及上级要求; ②可行性原则———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③目标应包括———管理类目标,整改类目标,事故类目标; 4、企业每年的目标和指标要以最高行政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公司; 5、根据部门职能,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方式,逐级明确目标至班组和岗位; 6、有保证目标完成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7、制定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办法; 8、一般应半年或一年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和人员 考评内容: 2.1.1、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2.1.2、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2.1.3、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保存 2.2、职责 2.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评。 2.2.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⑴组织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⑵组织(建立)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有效实施; ⑶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⑷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