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江西卷).doc

发布:2017-06-16约1.06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 16 P31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2.光照条件下,给植物和植物叶片提供,然后检测叶片中的。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植物的淀粉和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 B.从植物和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 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的大量积累 D.在植物叶肉组织和植物叶维管束鞘的中可检测到 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含量的变化 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5. 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熔点:Si3N4NaClSiI4 B. 沸点:NH 3PH3As3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 碱性: NaOHMg(OH)2Al(OH)3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B. 将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C. 将通入溶液可生成沉淀 D. 将通入热的溶液中能使还原成 8.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将铁粉加入稀释硫酸中: 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D. 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 2 Fe3++Cu=2 Fe2+ Cu2+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醋酸溶液的PH= 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则ab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PH=8.0 D. 若1mL PH=1盐酸与100mL M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溶液的PH=11 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李自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2TiO2/S*+32TiO2/S + I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B.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和3浓度不会减少 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11.下图表示4-溴环已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 g磷消耗掉314mL 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3 : 1 B. 5 : 3 C. 2 :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