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9.docx

发布:2025-01-22约2.1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9

一、总则

(1)本制度旨在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提高科研和生产效率,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仪器设备实施统一的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2)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设备、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科研仪器等。所有涉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报废等环节,均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3)仪器设备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定期维护、确保安全、提高效益。各部门应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应积极开展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改造,提高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先进性。

二、仪器设备的管理职责

(1)本单位成立仪器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统筹规划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协调解决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2)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组织仪器设备采购;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登记、编号、建立档案;监督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制定仪器设备的报废标准和程序。

(3)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合理使用仪器设备,避免浪费和损坏;配合管理部门进行仪器设备的验收、报废等工作。同时,使用部门应定期向管理部门提交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报告,以便管理部门掌握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

三、仪器设备的验收与入库

(1)仪器设备验收是保证其质量的关键环节。根据规定,所有新购入或维修后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严格验收。以某科研单位为例,2023年度共验收仪器设备100台,其中检测设备30台,分析仪器40台,精密仪器30台。验收过程中,对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外观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符合技术要求和使用标准。

(2)验收合格后,仪器设备需进行入库登记。入库前,需对设备进行编号、分类、建立电子档案。以某高校实验室为例,2023年入库仪器设备共计500件,其中精密仪器200件,常规仪器300件。入库过程中,详细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3)入库后的仪器设备需进行试运行,以检验设备性能是否达到预期。以某企业生产部门为例,2023年新购入的10台生产设备在入库后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对设备进行了多次检测,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经检测,10台设备中有8台性能稳定,2台因小故障进行维修后恢复正常。试运行结束后,设备正式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1)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根据规定,所有仪器设备应按照制造商的推荐和维护手册进行定期保养。例如,某医院实验室的生化分析仪,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和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养过程中,对仪器的光学系统、机械部件、电子元件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保养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他们应接受过相关培训,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例如,某高校的仪器设备维护团队由5名工程师组成,他们负责全校1000余台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团队每月对仪器设备进行一次巡检,每季度进行一次深度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保养记录是维护工作的重要依据。每台仪器设备都应建立详细的保养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保养结果等信息。以某企业为例,其生产线的检测设备保养记录保存了5年以上,这些记录对于追溯设备历史、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保养记录的规范填写有助于提高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五、仪器设备的报废与处置

(1)仪器设备的报废需遵循严格的程序。当仪器设备因故障无法修复、技术落后、超过使用寿命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时,应予以报废。报废前,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管理部门审核后,提交给单位领导审批。例如,某公司一台精密仪器因连续三次维修无效,经评估后决定报废。

(2)报废的仪器设备需进行资产评估,以确定其残值。评估过程应公正、透明,可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完成后,根据残值情况,决定是出售、捐赠还是其他处置方式。例如,某研究所一台老旧的科研仪器评估后残值较低,决定捐赠给贫困地区学校。

(3)报废仪器的处置需符合环保要求。对于含有有害物质的仪器,如含汞、铅等,应采取特殊处理措施,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某工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