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pdf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方
法
主要工作包括:预埋预留线管,桥架、线槽安装,检查
清理预埋管和线盒,穿线,绝缘电阻测试,设备安装,接线,
接地电阻测试,设备拨码,系统调试,联动调试。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工序:
预埋→清扫线管→线管穿线及线号标识→平面线路进
行隐蔽工程检查及绝缘电阻测试→桥架、线槽安装→桥架、
线槽内系统线布线及线号标识→平面线路检查及绝缘电阻
测试→模块箱制作→报警设备拨码→模块箱及现场设备安
装→系统线核查及绝缘电阻测试→消防监控中心设备安装
→接地电阻测试→系统调试→联动调试→预验收→验收
2、电气配管的施工:
镀锌钢管的切断采用切管机切割,切口应整齐。
管道的弯曲角度一般不宜小于90度,弯曲半径不应小
于管外径的6倍;埋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不应小于管外
径的10倍;管的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管与管连接常用插入法和套接法,都要连接紧密;也可
采用成品管接。
3、线槽安装:
3.1、线槽安装和上述桥架相同,只是支、吊架要根据
放线特点进行选择或加工,线槽敷设采用开口吊架。该吊架
有利于布线,吊设时采用一根吊杆固定安装。线槽较轻,安
装时可以在地面上连接成三节或四节一段。进行安装,拐角、
三通等应由制造厂家生产,不应在线槽上随意开口和弯折。
线槽重量较小。可将吊架固定在管道等支架下。
3.2、金属线槽安装前,要根据图纸确定出线盒(箱)
的安装位置,从始端至终端找好水平或垂直线,用粉袋弹线
定位,并根据线槽固定的要求,分匀档距标出线槽支、吊架
的固定位置。
3.3、金属线槽敷设时,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置
吊点或支点,在线槽接头处、距接线盒0.2m处及线槽走向
改变或转角处也应设置吊点或支点。
4、吊顶内敷设线槽
4.1、在吊顶内敷设线槽可以用角钢支架支撑,角钢架
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下方。也可以用吊架悬吊安装,吊杠
直径不应小于6mm。
4.2、在建筑物的吊顶内,导线出线槽时要穿金属管或
金属软管,导线不得有外露部分,同时线槽应采用防火材料
制成。
4.3、吊装金属线槽在吊杆安装好以后,进行线槽的组
装。吊装金属线槽安装时,应先安装干线线槽,后装支线线
槽。安装时拧开吊装器,把吊装器下半部套入线槽上,使线
槽与吊杆之间通过吊装器悬吊在一起,然后再把线槽逐段组
装成形。
4.4、金属线槽的连接应无间断,直线段连接应采用连
接板,用垫圈、弹簧垫圈、螺栓螺母紧固,连接处间隙应紧
密平直。在线槽的两个固定点之间,线槽与线槽的直线段连
接点,只允许有一个。线槽进行转角、分支连接时,应采用
弯通、二通、三通、四通或平面二通、平面三通等进行变通
连接。
4.5、线槽与盒(箱)连接时,进线和出线口应采用抱
脚连接,并用螺丝紧固。金属线槽的末端应加装封堵。
4.6、金属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应相互连接,
使之线槽本身有良好的电气连续性,但金属外壳不应作为设
备的接地导体。
4.7、线槽的变形缝补偿装置处应用导线搭接,使之成
为一连续导体。金属线槽应做好整体接地,应有可靠接地或
接零。
5、系统的布线
5.1、系统的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258-96《电气装
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5.2、所有管材均为焊接钢管,所有明敷的钢管均应作
防火处理。
5.3、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或电缆,其电压等
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传输线路导线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
求,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截面积不小于1.5mm2;
5.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
采取穿金属管、阻燃型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等不燃或难
燃的保护方式布线,并查看非金属管件的检验报告和出厂合
格证。消防控制、通讯和报警线路暗敷时,应采取穿金属管
或阻燃型硬质塑料管保护,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
其保护厚度应不小于30mm,当必须明敷时,应采取穿金属管
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用防火保护
措施。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非延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