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成为智慧的老师暨校本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doc

发布:2016-11-18约2.1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成为智慧的老师 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国培”给了11名老师一次学习的机会,他们走下三尺讲台,重新坐到了学生的位置。这次培训,他们学得很认真,学得很辛苦,崔志强说他们一个月就歇了两天,胡会强说他的汽车油钱一个月就花了600多元。他们有付出,但更感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四名老师作为代表发言,给了我们第二次培训机会。感谢他们发自肺腑的声音,感谢他们智慧的发言。 这11位老师培训以前,范校长屡屡告诫大家一定要好好学,要对我们的分层次课堂教学有帮助,教学处做了认真的调课安排,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老师同样代课一个月。有一名参加国培的老师学习之后写下了以下感言: 一生为师 纵一年年过去,苍颜白发,心不老,时光便不老。 和孩子在一起,青春不老。 孩子一茬茬,花朵般鲜嫩、靓丽、光明。 心湖微澜,波光潋滟,百草丰茂。与最鲜活的生命在一起,激情永在,热血沸腾。 多少有个性的孩子,多少有个性的生命芳华,脆生生地拔节成长,贮存在那个叫年轮的记忆里…… 指间年华,盈盈的、细细的、嫩嫩的。工整、睿智的板书是用汗水凝结出的微缩精华,在五指间芳香。 夜间苦思冥想,智慧的仙子敲门问好,疲劳一扫即逝;悠然入梦,灿灿笑靥,如花绽放。 活得单纯、美好,善良、公正,阳光、温馨……这是幸福的法则。 一生幸与孩子共度,学到老,爱到老,幸福到老。为师到老,也是奇迹。 浅浅的心曾在浮华与清贫间游动,只偶尔一闪念,就没了踪迹。羽化成蝶,翩翩起舞,生命就宁静致远,恬淡自适。 心喜,一生为师,同孩子在一起,走过春秋,年年花开,年年花浓,青春不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感受是: 一、我们要有明确的人生观。教师工作确实辛苦,抬头一块黑板,低头一群学生,工作无休无止。通过培训教会我们如何快乐对待工作,微笑对待生活;通过培训使我们的心不再在浮华与清贫间游动,宁静致远,恬淡自适。 二、我们要有明确的工作的目标。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师也要变。客观地讲我们大部分老师在备课与上课的时候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只知道抓学生的学习,不厌其烦的给学生讲解,尽管有时候学生不注意听讲。通过培训,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反思,善于总结。研究现在的学生,他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老师,他们现在在想些什么;反思自己哪些工作学生喜欢,哪些语言学生不喜欢;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做学习型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做学生需要学生喜欢的教师。 三、我们要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在普通学校,我们所教的学生更多的是“劳苦大众”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爱,他们来自于社会底层,他们大部分将来也是属于社会底层,改变他们的素质才能改善他们的未来。2000多年前就有一个姓孔的老师告诉我们“有教无类”,2000年后的今天,我们讲分层次教学、讲不抛弃不放弃,面对城市社会底层家庭来的孩子,我们需要讲课的声音变得柔和,态度变得和蔼,懂得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教育智慧。我们需要从讲桌前走到学生中间,双手由后背挪到胸前,学会弯下身子和学生讲话,学生脸上的笑容多了,我们的笑容也会增加不少。 同课异构总结 本学期2月22日开始、3月30日截止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基本结束。本次活动不包括毕业年级和音体美组的老师,各备课组的老师们共上了75节课,教学处参与听课36节,听课率达48%;集体评课16次,还差一次高一历史评课结束。结合这次听课、评课活动,教学处根据各学科作课老师的课堂表现和备课组的老师的评课意见,共同总结出以下结论,供领导和老师们参考。 了解学情 同课异构强调的是了解学情,以学定教,根据不同的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分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备课组的等差数列,四位老师每人教学过程的导入设计和题量、题的难度、题的差异性基本都考虑到了,演绎的步骤和梯度,学生的参与度都比较适当。但36节课中不少课暴露出不少老师不了解学情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不同班级的学生一样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2)不能把学生熟悉的社会知识、生活知识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或根本不考虑;(3)缺少学法指导。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新课改前还是新课改后,我们都知道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主导,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我们所听的36节课中,刘梦云老师《相交线》一课备课定位为高效课堂的探索,通过的教法和学法是通过训练学生的看、说、画、规范学科语言表达以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几何的画图能力,比较符合新课改中三维目标的达成要求。侯新蕊老师在问题设计上有点难,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图贯彻始终。但是,部分老师仍然一节课不考虑多少时间,只考虑了教的任务,没有考虑学的任务。只考虑了教的任务,没有考虑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洋思教学模式要求一节课至少给学生15分钟,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