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史论教学几点思考.doc

发布:2018-05-14约3.1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史论教学几点思考   摘要:首先从学生的态度、学习效果以及艺术设计史论教材三个方面指出了目前艺术设计史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关键词:艺术设计 教学 学生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87-02      1 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800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史则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此门课程主要讲授中外艺术设计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陆续在全国的大学及艺术类院校开设。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把握艺术设计的发展规律,对于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设计理念的形成,提升设计品位,个人设计风格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本是一门应该受到学生欢迎和重视的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学效果与理论上还是有不小的差异。      2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习态度上,史论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很多同学感觉此门课程枯燥乏味,对其毫无兴趣可言。通过调查发现,艺术设计史论的课程给大多数学生的印象就是枯燥、乏味,很少引起大家的兴趣。导致这样的结果有多方面的原因。就课程性质来说,史论的一些知识点是固定的,如各个时期的流派和风格以及相关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更大的不同可能取决于教师。王受之先生在汕头大学举办设计史论的讲座时,以其渊博的知识、饱满的激情和诙谐的语言,在讲授的过程中妙趣横生,赢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而国内讲授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师,有多少能达到像王受之先生那样的高度呢?更不要说有的教师照着课本一念而过。所以,一些学生感到史论课程枯燥乏味也在所难免。      2.2   学习效果不理想,很多同学上过此门课程之后,没有具备设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理论素养   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在学完次门课程之后,很多人都己忘得一干二净,课本束之高阁。很难理论联系实际,??者对此有深刻体会。真正让笔者感觉设计史论比较重要,是毕业找工作以及从事设计实践活动时。找工作的时候,面对一些比较专业的提问,如果没有一定的设计史论方面的知识,一般都很难让招聘者满意。在从事设计实践活动时,如果设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设计史论知识和一定的理论素养,那么在设计的宏观方面就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从而使设计更具系统性。设计史论学的好,对于欣赏设计作品,了解设计活动的现象,都有如虎添翼的效果。      2.3 一些学校史论教材不固定、艺术设计史论书籍多且杂   老子曰:“少则多,多则惑”。与前几年艺术设计史论书籍的一枝独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的艺术设计史论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鱼目混杂,良莠不齐。这些书籍,一方面丰富了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内容,但另一方面出现的问题也相当明显,主要表现在教材抄袭现象严重,有的编著者为了显示与别人的不同,甚至把相关的知识点拆散开来,放在其他的章节分开来讲,难免贻笑大方。其次还有国外设计师的名字翻译的问题,同样的一个人名,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翻译。有的学校对于艺术设计史论教材的使用,缺乏系统的规划,今年用这本教材,明年更换另外一本。这样不但对授课教师的备课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交流。      3 改善艺术设计史论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教学模式多样化   目前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史论课程的普遍模式是灌输式的,即填鸭式教学,填鸭式教学是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发明的词语。从小学到大学,很多学校在上课的时候都是这个教学模式,不管学生爱不爱听,是否感兴趣,把相关的知识点强行地灌输给学生。在高中之前,学生迫于教师的权威以及知识面的狭窄而还能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而在大学,随着知识面的开拓,阅历的增加,思考能力的增强,无形之中开始进行有意识的抵抗,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上课睡觉或者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看其它的书籍,更有甚者是直接逃课。这种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没有明显的好与坏,因为有些知识点虽然枯燥无味,但却需要学生必须要掌握。如在《艺术设计史》中的一些设计运动的风格特征及某些著名设计师的思想。   在讲授知识点时,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外,我们也可以考虑其他的教学模式,如互动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模式的前提是老师所讲的知识应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比如笔者在一次《艺术设计史》的课堂上,首先向学生详细的介绍了在新艺术运动时期,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师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的一生的经历,如高迪的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