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讲解.ppt

发布:2016-03-09约2.18万字共8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1 一、主要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0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01)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2002.10)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2.10)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2002.10) 《使用有毒物品劳动保护条例》(2002.05)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06)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12)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1995.01) 《广东省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规定》(2003.02) 《广东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规定》(2003.02) 《广东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规定》(2003.02) 《广东省剧毒化学品管理办法》(2003.12)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2 二、主要标准 《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 《危险货物命名原则》(GB7694-87)(GBT7694-2008)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GB12268-2005)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 )(GB190-2009)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15098-9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85) 《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B57-93)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化学品鉴别与分类 一、我国化学品危险性的分类 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划分8类、21项。 第一类 爆炸品 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三类 易燃液体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 第八类 腐蚀品 化学品鉴别与分类1 二、我国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划分依据 1.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少爆炸危险的物品。 如:叠氮钠、黑索金、三硝基苯酚、 2,4,6-三硝基甲苯 (TNT)、火药等。 化学品鉴别与分类2 二、我国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划分依据(续) 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指压缩、液化和加压溶解气体,并符合下述情况之一者: 1) 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汽压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2)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汽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化学品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导致容器破裂爆炸,或致使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化学品鉴别与分类3 二、我国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划分依据(续) 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续) 本类化学品按其性质分为三项: ① 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②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等; ③ 有毒气体,如一氧化氮、氯气、氨等。 化学品鉴别与分类4 二、我国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划分依据(续) 3. 易燃液体 本类化学品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 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者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经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本类化学品按其闪点范围分为三项: ① 低闪点液体(闪点-18℃),如乙醚、乙醛等; ② 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如苯、乙醇等; ③ 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如丁醇、氯苯等。 化学品鉴别与分类5 二、我国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划分依据(续) 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本类化学品易引起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三项: ①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