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墙保温一体化石材施工方案讲解.doc

发布:2016-03-08约2.5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外墙保温一体化石材施工方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工业、商用、办公行政楼与民用建筑(建筑高度120米以下)的新建、改造建筑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工程的外墙外保温工程。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 (二)特点 1、保温一体化石材是经特殊工艺高温复合而成的保温成品板,在施工现场可按需拼装,施工方便,操作简单,施工工期短,具有保温、装饰一体化的特点。 2 、保温一体化石材外墙外保温系统满足现行50%节能标准要求,有保温隔热、隔音的功效。 3、保温一体化石材厚度可按设计要求选用,能满足不同气候地区需求,适用范围广。 4、保温一体化石材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干挂、干贴、干夹三保体系,有较高的安全性。 (三)保温一体化石材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节点图和墙体的基层要求 1保温一体化石材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及节点图。(图1~图9)。 2 、墙体的基层要求 本工程为外墙改造工程,粘贴前需对原有的外墙涂料进行铲除并拉毛处理。墙体外表要达到平整、干燥,墙面表状为拉毛普通粉刷即可。 平 整:用靠尺检查墙体平整度,3米内误差不大于2㎜。 水平线:用电子水平仪或水平仪找出准确尺寸位置。 垂 直:用6米长的铝合金直尺进行检查不大于4mm或采用垂直钢丝挂线进行检查,50m内不大于18mm。 墙体干燥:在墙体外粉刷时,室外温度: ①(25oC~35 oC),环境干燥为25天 ②(15oC~26 oC),环境干燥为35天 ③(10oC~20 oC),环境干燥为40天 ④(5oC~10 oC),环境干燥为45天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施工工艺流程 (1)检查墙面的平整度用3米长的靠尺检查不大于2mm的误差,干潮湿度大于等于85%,含水率小于等于15%(基层抹灰处理),基础层符合 外粉刷基层的规范。 (2)用垂直吊器、水平仪找出标准的横向、竖向位置,弹出控制线。 (3)用粘贴胶浆刮批在保温板的背面,便于与墙体粘贴。关键在各种尺寸的保温板应在边框四周刮批胶浆,中间采取点块批刮,每块保温板不少于6个点块进行加固,这样对保温板的空气互通与热胀冷缩有较好的控制。 (4)对每块板背面开有4~6个加强燕尾槽的保温板,施工时用胶浆填实后粘贴,同样保证了板与墙的附着力。 (5)在按图拼装的过程中四周都应留出分格缝,均为10mm~12mm;柱、主体的阳角部位采用拼装法加钢扣件加固拼装,形成900为标准。 (6)拼装、粘贴完时在每块板材的四周应有填缝胶浆成半圆状态并作必要的防水处理,厚度为10mm~15mm。 (7)按每块板材的尺寸装配专用五金加固件,调节到平整为准。可 用硬质塑料垫片或铜质垫片进行调节,然后在加固件位置四周的墙体进行电钻打固定点孔。每块单体板材为6~8个点孔,分别锲入塑料涨紧管。把五金加固件的两侧拉紧页片嵌入成品板材预先加工好的加固凹缝部位内,调节到墙体的加固洞孔用30mm~35mm长的镀锌自攻螺丝进行固定。 (8)把直径15mm~20mm的泡沫球放入板材的四周分格缝内。泡沫球 条的长度就是板材周长。(也可用填缝胶浆填实后用耐候胶封边收口) (9)在板材的表面对整齐且按需要留出分格缝后(常用的为10㎜~12㎜),用纸胶带在板面四周都贴好,用空气压力喷枪进行全面清理,不留粉尘为标准。在五金件与保温板接触部位用加固胶进行凝固,并在基层先用玻璃胶局部调正到位,然后用专用胶枪在分格缝内打满胶,用刮刀进行刮平且刮实后用半圆状工具对分格逢进行修饰至半圆状即可。 (10)及时把胶带纸清理好,检查到线条是否水平、垂直,交界部位应该是90°的直角为合格。 (11)应从上往下形成160°左右的方向撕去表层板材的保护膜,清理干净并做好其它成品的保护。 (12)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表观度/(g/cm3) ≤0.495 厚度28.5mm(㎏/㎡) ≤8.8 热阻/(k·m2/w) ≥1.21 光泽度 ≥80 光泽单位 附着力 不低于1级 耐化学稳定性 耐溶剂性 不露底漆 耐酸性 无变化 耐碱性 无变化 耐油性 无变化 耐洗刷性 ≥10000次,不露底漆 耐玷污性 ≤15% 耐人工老化1000h 色差 Ⅱ级 其他性能 粉化0级 耐冻融循环10次 涂层 无变化 粘结强度 ≥0.40MPa 漆膜抗冲击性/J 一层10J,二层以上3J 表面憎水率 ≥99% 粘结强度/Mpa ≥0.30 静曲抗弯强度/Mpa ≥5.00 弹性模量/Mpa ≥235.5 热膨胀系数/℃-1 ≥3.1×10-6 抗风压值/kPa 不小于工程项目的风荷载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