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疗服务及医疗品质——台湾医院疗评鉴及病理评鉴的演变.pdf

发布:2019-03-18约2.2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醫療服務及醫療品質 台灣醫院療評鑑及病理評鑑的演變 醫療服務及醫療品質 台灣醫院療評鑑及病理評鑑的演變  台灣醫院評鑑發展—病理評鑑的演變  新制醫院及教學醫院評鑑之病理評鑑  病理檢驗品質 台灣醫院評鑑工作之發展  教學醫院評鑑(1978~1987)  1978年開始, 每兩年一次, 共8次  醫療作業訪查  1979年開始,各種特殊醫療作業訪查  臨床檢驗評鑑, 血庫作業評鑑, 血液透析評鑑, 精神科院評鑑, 公立醫院導考核, 牙科教學訪查等  醫院評鑑時期(1988~)  1986年11月醫療法公布,醫院評鑑納入條文, 1988年全面實施 醫院評鑑 台灣醫院評鑑  分醫學中心, 區域醫院, 地區醫院, 地區教學醫院, 以及專科教學醫院等級  評鑑醫院評鑑範圍  (1)人員設施,醫務管理及社區服務 (2)外科醫療品質 (3) 內科醫療品質 (4)臨床檢驗(輸血作業)品質 (5) 放射線診療品質 (6)護理作業 (7)藥事作業 (8) 教學及臨床訓練 (9)急診醫療品質 (10) 精神醫療 品質 (11)感染控制品質 (12)教學及臨床訓練等  採配分合格制度 國外醫療產業環境分析  1999年IOM (Institute of Medicine)報告指,美國每 年因醫療錯誤而死亡的人數高達44,000~98,000 人。  另外跨越品質源溝(Crossing the Quality Chasm)一書 揭示21世紀醫療照護體系之六大目標為安全、有 效、以病人為中心、適時、效率、及公正優質的醫 療保健服務。 WHO評鑑健康體系的工具衡量重點  病人就醫的尊嚴。  病人就醫的自主性提供替代治療方式  病人就醫之隠私。  病人就醫之即時回應否--等候時間,就醫可近性。  病人住院時獲得社會支持網絡的途徑。 健康照護機構環境設施之品質。  病人對照護提供者的選擇權。 國際評鑑趨勢  加拿大  持續性  配合醫院發展型態修正評鑑標準  以結果導向,以大眾健康為考量  以指標為監測系統對照護型式提供建議  加強醫療照護機構資金提供者(保險機構)的介入與支持。  美國  2000年國際評鑑標準加入”Patient oriented”之概念  2002年強調”Patient safety” 的概念,注意監測Sentinel Events  2004年採行不預警評鑑的方式。  日本  2002年新版標準強調以社區為中心、團隊醫療的重要性。  逐年加強與保險給付之連結。 國內醫療產業環境分析  醫院社區化發展  以地區醫及區域醫院逐漸朝向社區化發展。  疾病型態由急性病,逐漸轉型為慢性病  民眾就醫需求轉變,地區醫院轉型,現行評鑑標準無法 評量其品質。  醫療重大疏失之效應  北城婦幼醫院、崇愛診所重大醫療疏失,造成民眾對醫 療之信心危機。  醫療體系之危機  SARS疫性的衝擊。 新制醫院評鑑之核心價值 --Customer; Community; Contribution 建立安全、有效、以病人為中心、適時、效 率、公正優質的評鑑機制  透過各職類的人員團隊醫療之運作,提供符合 社區民眾健康需求的醫療服務。  鼓勵醫院展特色及專長、追求卓越。 台灣醫院評鑑  1999年委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進會辦理地區 醫院評鑑工作  重大改革原則  強化評鑑的輔導功能  增加實地評鑑時間  簡化評鑑分組  常年性理實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