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pdf
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国出台了多项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相关政策,对教育数字化
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科素养导向、要
形成新的教学观与教材观,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精准教个性学,这
样才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乘风破浪再攀升。
我们应该优化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
转型。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资源供给、教
师专业发展、跨域共享及协同创新功能,继续扩大资源应用规模
和建设开发,促进数据融通,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和应用对象。提
升地方教育机构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效率,系统推进区域教育数字
化转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这
是我国教育事业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
力。
教育数字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材施教的个性
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一个方向。依据每个学生的能力、潜力、创造力
以及学习进度等数据,智能化的数字教育可以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情
况,借助学习过程中双向数据反馈进行教学过程诊断与评价,科学引
导教师差异化指导学生,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换句话说,推
动教育数字化,有助于实现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导教。以智慧
课堂创新思政教育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智慧课堂极大丰
富了思政教育内容、创新了思政教育方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有感有形有效。思政教育长久以来面临着增强实效性的问题,应以
切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润物细无声,浸润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思
想情感的化学反应。数字化资源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具有提供海量学习
资源、身临其境激发情感体验等优势,能以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震
撼的感染力、更精确的成效评价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纵览各国政策及实践,教育数字化已从教育发展战术上升至
重塑教育、提升综合国力战略,与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在一起。各国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各有侧重,在数字教育资源完
善、教育设施改进、师生素养提升、教育升级换代等方面不断完
善,呈方兴未艾、创新迭出的态势。系统性、战略性、全方位已
成为国际教育数字化突出特征,也必将对教育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的特殊阶段,将持续利用数字
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变革教育系统。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成
绩斐然,信息化助推教育变革的作用日益凸显。强化数字素养和
技能提升,促进师生适应数字化发展与变革。加强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
用等,为培养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提供基础保障。完善数字素养
和技能养成机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相关内
容。建立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测评
教育数字化将深化我国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数字化不是简单地将传统
教育方式线上化或视频化,而是通过全过程教学大数据的采集、分析
和应用,将传统经验性教学向以数据交互、信息评估为主的数字化教
育转变,推动教育和学习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这个角度来看,
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更需要用数字化的理
念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握数字化时代的机遇,为
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赋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带
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赶上新时代信息化快速发展,用现代化手
段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利用好教育信息化为民族教育高质量、
跨越式发展做好服务,是民族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大任务。共享教育
资源,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网络教研建立起发达地区与民
族地区学校教研的空中通道,打破时空局限,拓宽教研途径,为教师
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供了机会。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教学是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教育胜任力提升的痛点问题。单纯的语言培
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部分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足的问
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高频率的交流与日常
化的应用。这就需要通过教研引领,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增强应对突发情况能力,打造数字教育中国方案。国家智慧
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后,对于进一步提升教育行业在重大疫情、
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疫情防
控期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取得显著
成效,为维护全国抗疫大局做出贡献。
2016年,教育与研究部推出“数字型知识社会”战略,聚
焦数字化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与国际化融合发展等领
域。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