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如何说课2011.3[一].ppt

发布:2018-02-22约4.68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课程改革目标 1、实行课程三级管理,增强适应性。 2、同时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4、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5、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6、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过程性、发展性 7、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 1、传统的“双基”教学 基本过程:备课——讲课——练习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分析—样例练习—小结作业 特点:教师主导,问题启发,示范巩固 问题:忽视学生主体参与 重结果轻过程 教学目标单一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过程 3、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变量 目标 条件 过程 结果 一堂有意义的课 知识 能力 情感体验 有意义的课,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一堂有效率的课。 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来说的(大多数);二是效率的高低。 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一堂有生成的课。 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 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这样的课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一堂常态下的课 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 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真实的、不粉饰的、可以重建的课。 “只要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 这种课称为真实的课。 教学目标 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可操作的程度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任务一致 学习条件 学习环境的创设 1、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2、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习资源的处理 1、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 2、学习活动所需的相关材料充足 3、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 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1、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2、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根据学习方式创造恰当的问题情景 4、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5、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1、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2、灵活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学 生 活 动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1、对问题情景的关注 2、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1、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 2、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多样 3、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充分 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1、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能发表个人见解 2、能按要求正确操作 3、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 1、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2、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 3、学生的质疑问难得鼓励 4、学习进程张弛有度 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 1、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2、师生、生生交流平等地、积极 教 学 效 果 目标达成度 1、基本实现教学目标 2、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 3、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的状态 1、教师情绪饱满、热情 2、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 3、学生有一步学习的愿望 四、说课的特点、原则及程序 1、说教材 ◆教学内容——说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课标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前后联系;本课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教学目标——一说目标的完整性;二说目标的可行性,目标确定的依据;三说目标的可操作性。 ◆教学重难点——说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及其确定的依据。 四、说课的特点、原则及程序 2、说学情 ◆学生的基础知识,生活经验背景和学生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