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经验谈(网上资料).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虽然也提到了全国赛,但主要是针对美赛的。
搞数学建模时间也算是不短了,也参加了大大小小好几次比赛了,也
获了大大小小的不少奖,在参加建模竞赛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尤其
是参加了两次全国赛愈加感到要在全国赛中取得好成绩经验第一,运
气第二,实力第三,这种说法是功利了点,但是在现在中国这种科研
浮躁的大环境中要在全国赛中取得好成绩经验是首要的。这并不说明
美赛中经验不重要,在美赛中经验也是首位的,但是较之全国赛就差
的远多了,这是由于两种比赛的不同性质造成的。全国赛注重稳,
与参考答案越接近,文章通顺就可以有好成绩了,美赛则注重活,
只要有道理,有思想就会有不错的成绩,这个也体现了两个国家的教
育现状,这个就不扯开去了。 在数模竞赛中经验会告诉我们该怎么
选题,怎么安排时间,怎么控制进度,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该怎么
写论文,或许有人会认为选题也需要经验吗?经过参加了多次比
赛后觉的是有技巧的,选个好题成功的机会就大的多,选题不能一味
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能力去选,还要和全体参赛队互动下(这个开玩
笑了,不大容易做到,只能是在极小的范围内做到),分析下选这个
题的利弊后决定选哪个题,这里面道道也不少,后面会详细的展开谈
谈。 写这个东西当做是回忆下以前的点点滴滴,希望自己的经验能
帮助一些新手(这样的说法不大好,暂时想不出更好的,凑活着先用
着)能尽快的成长,尽快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体验数学在应用中的作
用,爱上数学,甚至和数学打一辈子交道。 国防科大数学建模网的
路过(向为)前辈曾经写过个新手教程,写的十分的好,希望偶写的
这个能延续他写的那个教程,能给大家哪怕一点点的帮助。
组队和分工
数学建模竞赛是三个人的活动,参加竞赛首要是要组队,而怎么样组
队是有讲究的。此外还需要分工等等 一般的组队情况是和同学组队,
很多情况是三个人都是同一系,同一专业以及一个班的,这样的组队
是不合理的。让三人一组参赛一是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其实更为重要
的原因是这项工作需要多人合作,因为人不是万能的,掌握知识不是
全面的,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牛人存在,事实上也是存在的,什么都
会,竞赛可以一个人独立搞定。但既然允许三个人组队,有人帮忙总
是好的,至少不会太累。而三个人同系同专业甚至同班的话大家的专
业知识一样,如果碰上专业知识以外的背景那会比较麻烦的。所以如
果是不同专业组队则有利的多。 众所周知,数学建模特别需要数学
和计算机的能力,所以在组队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队中有这方面才能
的人,根据现在的大学专业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的较
为有利,尤其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可以说是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
两方面都有兼顾,虽然说这个专业的出路不是很好,数学和计算机都
涉及点但是都没有真正的学通这两门专业的,但对于弄数学建模来说
是再合适不过了。应用数学则偏重于数,但是一般来讲玩计算机的时
间不会太少,尤其是在科学计算和程序设计都会设计到比较多,又有
深厚的数学功底,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有不少的人会认为第一人选
是数学方面的那第二人选就应该考虑计算机了,因为学计算机的会程
序,其实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是不对的。之所以需要计算机
方面的人是为了弥补数学方面的人在算法实践方面的不足,但是不是
所有的计算机方面专业人都擅长算法实践的,如果要选的话就选擅长
算法分析实践的,因为学计算机的不一定会程序,并且会程序的不一
定会算法。拿出一个算法,让学计算机的编写程序实践不一定能行,
不是小看计算机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不然可以看到参加
ACM 的数学系的居多,比学计算机的搞的好。因此一定要弄清这个
概念,不是计算机的就适合的。 所以在组队中有两种人是必需的,
一个是对建模很熟悉的,对各类算法理论熟悉,在了解背景后对此背
景下的各类问题能建立模型,设计求解算法。一个是能将算法编制程
序予以实现,求得解。当然有可能是一个人就将这两种都具备了,这
样的话再找个任意具备上述两种能力的人就可以了,以减轻工作量,
不然非累死不可。第三个就是专门需要写作的拉,从专业角度看是需
要别的专业,比较适合的有生物、土木、机电、电信或机械等专业。
在数学建模中各种背景的问题都会出现,所以有其他专业同学的话可
以弥补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 综上所述,组队要根据分工而来的,
三个人要具备一个数学功底深厚,理论扎实,一个擅长算法实践,另
一个是写作(弥补专业知识不足),如果一个组能有这样的人员配置
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往往事事不能如意,所以不能满足这种人员配置
的时候就尽量往这样人员配置靠。
选题
在序中提到过如何选题,现在就具体展开讲讲。全国赛分为本科组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