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 《工程经济学》课件6.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设备更新分析
第九章 设备更新分析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设备的磨损
第二节设备大修及技术经济分析
第三节设备更新技术经济分析
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
各种机器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
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判断一个企业
技术能力、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
也是衡量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
重要因素。
购置设备之后,从投入使用到最后报废,通常
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设备
会逐渐磨损,当设备因物理损坏或因陈旧落后
不能继续使用或不宜继续使用时,就需要进行
更新(指广义的更新) 。
由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设备更新的速度
也相应加快,作为企业,为了促进技术进步和
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对设备整个运行期间的技
术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作出正确的决
策。
第一节 设备的磨损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
概念和成因
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
体的磨损称为有形磨损亦称物理磨损。
第Ⅰ种有形磨损
引起设备有形磨损的主要原因是在生产过程
中对设备的使用。运转中的机器设备,在外力
的作用下,其零部件会发生摩擦、振动和疲劳,
以致机器设备的实体发生磨损。这种磨损叫做
第Ⅰ种有形磨损。
第Ⅱ种有形磨损
自然力的作用是造成有形磨损的另一个原因,
因此而产生的磨损,称为第Ⅱ种有形磨损。
这种磨损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无关、甚至在
一定程度上还与使用程度成反比。因此设备闲
置或封存不用同样也会产生有形磨损,如金属
件生锈腐蚀,橡胶件老化等。设备闲置时间长
了,会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失去使用价
值。
设备在使用中产生的零部件有形磨损大致有三
个阶段 :
磨损
初期磨损阶段
正常磨损阶段 剧烈磨损阶段
I II III
时间
设备有形磨损曲线图
设备故障率曲线的变化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4%
2%
非主流 5%
次主流 7%
主 流 14%
右半浴盆 典型浴盆 68%(左半浴盆)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设备有形磨损的度量
度量设备的有形磨损程度,借用的是经济指标。
整机的平均磨损程度а 是在综合单个零件磨损程度的基
p
础上确定的,即:
а =R/K
p 1
式中: а—整机的平均磨损程度;
p
R —修复全部磨损零件所用的修理费用;
K —在确定磨损时该种设备的再生产价值。
1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
设备无形磨损的概念
机器设备除遭受有形磨损之外,还遭受无形
磨损(亦称经济磨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