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海淀一模试题及答案.doc

发布:2017-01-17约1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物 理 2009.5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A.欧姆  B.伏特    C.安培    D.瓦特 2.在图1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3.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最容易导电的是 A.塑料  B.玻璃  C.橡胶  D.金属  4.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5.如图2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6.下列事例中,其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给笨重的旅行箱装上轮子 B.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C.给机器的转轴加装滚珠 D.给鞋底的表面做出凹凸不平的花纹 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树叶飘落 D.冬天,雪花纷飞 8.在图3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9.如图4所示为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灯亮,铃不响 B.灯不亮,铃不响 C.灯亮,铃响 D.灯不亮,铃响 10.如图5所示为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腾空跳起脱离跳板向上运动,然后再向下运动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运动员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 B.运动员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运动员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运动员向下运动至放水前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1.如图6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闭合开关S后,各电表的示数和灯泡的发光情况均正常。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则 A.灯泡L变亮 B.电流表A1示数变小 C.电流表A2示数变大 D.电压表V示数变小 12.如图7所示装置中,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杠杆AB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轻绳与滑轮组相连,在B端用一轻绳沿竖直方向将杠杆拉住,使其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滑轮组的下方,悬挂一圆柱形的物体,此物体被浸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中。已知杠杆O点两侧的长度关系为AO=2OB,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cm2、高为12 cm,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若容器中的液体为水,在水深为20cm时物体的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1;打开圆柱形容器下方的阀门K,将水向外释放,直到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2/3时,将阀门K关闭,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2,且F1 :F2=3:4。若容器中液体为某种未知液体,其质量与最初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此时未知液体的深度为18 cm,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3。取g=10N/kg,则 A.圆柱形物体的密度为2 g/cm3 B.作用在B端的拉力F3 大小为1.52N C.未知液体的密度为1.2 g/cm3 D.未知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980Pa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14.关于力、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同时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15.小明根据表一、表二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和熔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表一: 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c/[J?(kg?℃)-1] 物质 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