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阿替普酶使用说明书(德国进口).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注射用阿替普酶使用说明书 ( 德国进口 )
中文名: 注射用阿替普酶
商品名: 爱通立
曾用名 :艾通立
英文名: Actilyse
化学名称 :Plasminogen activator
(human tissue-type
protein
moiety)
分 子 式 : CHNOPS
分 子 量 : C 2569H3894N746O781S40
活性成份 : 阿替普酶 Alteplase
(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rt-PA)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冻干粉末,无嗅。除活性成分外,还含有以下辅料 :精氨酸、磷酸、吐温 80 及注射用水。 20 毫克包装盒内有一个含 20 毫克活性成分(干粉总重 933 毫克)的小瓶及一个内装 20 毫升注射用水的注射用小瓶。 50 毫克包装盒内有一个含 50 毫克活性成分(干粉总重 2333 毫克)的小瓶及一个内装 50 毫升注射用水的注射用小瓶。
作用机理 : 本药的活性成分是一种糖蛋白, 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当静脉给予时, 本品在循环系统中表现出相对非活跃状态, 一旦与其纤维蛋白结合后, 本品被激活, 诱导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 导致纤维
蛋白降解,血块溶解。心肌梗死的研究
:在一项入选了 40000
多例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 (GUSTO)中,治疗组给予
100 毫克本品 90 分钟滴注,
静脉滴注肝素辅助治疗, 30 天死亡率为 6.3%
;对照组予以 150
万单位链
激酶 60 分钟滴注,辅以皮下或静滴肝素对比,其
30 天死亡率为 7.3%。
同时本品治疗的患者溶栓后 60 分钟和 90 分钟的血管再通率高于链激酶治疗的患者。在 180 分钟及以后时间的血管再通率 2 组没有差异。 本品治疗的患者比未经溶栓治疗的患者 30 天死亡率低。与未经溶栓疗法的患者相
比,本品治疗的患者总体心室功能及局部心肌壁运动功能受损较轻。 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 ( LATE)表明,发病后 6-12 小时内给予治疗, 经本品 100 mg 3 小时治疗的患者 30 天死亡率比对照组低。对于某些出现明显心肌梗
死症状的病例,发病后 24 小时内的溶栓治疗也有益处。肺栓塞的研究 :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使用本品溶栓, 可迅速缩小
血栓,并降低肺动脉压。无死亡率的资料。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 :
2 项美国试验( NINDSA/B)中,与安慰剂相比, 使用本品预后良好 (无功能缺陷或轻微功能缺陷) 的患者比例明显增高。 在 2 个欧洲试验和另外
1 个美国试验中未能证实上述发现,然而在这后 3 个试验中,大部分患者
未能在脑卒中发作的 3 小时内接受治疗。 随后的分析表明在脑卒中发作 3 小时内接受本品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 尽管严重的和致命性的颅内出血的
风险增高,但与安慰剂相比,预后良好的差值为 14.9%(95%可信区间为
8.1-21.7% )。此数据无法给出关于治疗对死亡率影响的确切结论。然而总体来说,如果在卒中症状发作的 3 小时内给予本品且遵循本说明书描述的各注意事项, 应用本品的收益还是大于可能的风险的。 随后进行的对所
有临床数据的分析显示,与症状发作 3 小时内就给予本品治疗的患者相比,在症状发作 3 小时后( 3-6 小时)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疗效差,而且风险增高,这导致其收益 / 风险比值落在原来 0-3 小时内可接受的值以外。由于本品具有纤维蛋白相对特异性, 100 毫克的本品可能导致循环中纤维蛋白原在 4 小时内减少至 60%左右,但一般 24 小时后可恢复到 80% 以上。4 小时后纤溶酶原和 α-2- 抗纤溶酶分别减少至 20%和 35%左右,24小时后可恢复到 80%以上。只有少数患者出现明显的较长时间的循环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
毒理研究 : 在大鼠和南美猴的亚急性毒理研究中, 未发现其它预期之外的不良反应。致突变试验中未发现有致突变倾向。
药代动力学 : 本品可从血循环中迅速清除,主要经肝脏代谢(血浆清除
率 550-680 毫升 / 分钟)。相对血浆 α 半衰期( T
α
)是 4~5 分钟,这
1/2
意味着 20 分钟后,血浆中本品的含量不到最初值的
10%。周边室的残留
量,其 β 半衰期为 40 分钟。
适应症: 急性心梗、血流不稳定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的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对于症状发生 6 小时以内的患者,采取
90 分钟加速给药法(参见用法用量)
;对于症状发生 6-12 小时以内的
患者,采取 3 小时给药法(参见用法用量)。
本品已被证实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0 天死亡率。
血流不稳定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可能的情况下应借助客观手段明确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