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pdf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学业水平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本卷满分60分,共4页,理、化合卷100分钟)
友情提醒: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字迹工整,在其它区域答题无效。
亲爱的同学们,请用你的智慧和细心来认真答题,相信你能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在杭州顺利举行,下列活动中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吉祥物发布B.灯光秀展示C.点燃火炬塔D.开幕式表演
2.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使用低碳燃料,减少CO排放B.就餐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2
C.改“实物烟花”为“数字烟花”D.亚运场馆采用绿色电能供应
3.化学变化通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白烟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以下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B.检查气密性C.称量氯化钠D.倾倒液体
5.“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观念之一。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丝具有导热性,用于电线B.稀有气体通电发光,用于霓虹灯
C.酒精具有可燃性,用作燃料D.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食品防腐
6.“思维导图”是将学习过程中的碎片知识进行有序整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明整理的
“氧气”思维导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处:氧气的物质类别是纯净物
B.②处:“物理性质”中可添加“密度大于空气”
C.③处:“用途”中可添加“用作燃料”
D.④处:制取中的错误是收集方法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荷香四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D.铝和氯是两种不同的元素——质子数不同
8.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模型B.原子结构模型C.物质分类模型D.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9.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H、Cl构成的B.氯气的化学式为Cl
2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所有物质都由分子、原子构成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1.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实验装置,下列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