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docx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3.授课时间:第2节课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引导学生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
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重点讲解秦朝统一六国、汉朝民族关系的演变、唐朝民族政策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
2.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的影响:重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统一的作用。
难点:
1.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的影响的理解:由于民族政策涉及历史背景、政策实施等多个方面,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2.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政策的特点:学生需要比较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政策的异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结合历史地图和图片,直观展示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演变,帮助学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
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政策的特点,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梳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脉络。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的影响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历史地图、图片和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2.互动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问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历史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我国多民族文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秦朝统一六国(5分钟)
-讲解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秦朝统一六国对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2.汉朝民族关系的演变(10分钟)
-讲解汉朝民族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包括和亲政策、民族融合等。
-引导学生分析汉朝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的作用。
3.唐朝民族政策(10分钟)
-讲解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如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融合等。
-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的影响。
4.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的影响(10分钟)
-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统一的作用。
-引导学生总结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相关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统一的作用。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点评。
六、教学双边互动(5分钟)
1.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解答,促进知识交流。
七、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5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教学双边互动:5分钟
7.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