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课 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1056.ppt

发布:2017-12-17约3.67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神秘,气势恢宏的 古埃及雕塑艺术狮身人面像 两河流域和古印度 两河流域雕塑艺术 古希腊雕塑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请大家回家上网查阅一件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查阅它的相关资料,并向大家介绍其中的故事。 理想与现实的凝结 ——外国雕塑撷英 雕塑主要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圆雕 不附着背景,四面都可以观赏到的一种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浮雕 附着于背景上,雕起突出的厚度。 各地区,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地域特点,表达了不同的观念和情感。具体表现为五个时期: 古埃及 两河流域和古印度 古希腊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十七至十九世纪的欧洲雕塑 古埃及艺术 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石灰岩,高122厘米,公元前2650年,埃及博物馆藏 ——体现对来世的期盼 ·特征:既有现实主义特征,又有强烈 的宗教意味,表达了埃及人对 永恒的追求。 这是古埃及王国第四王朝拉霍特普王子 及妻诺夫勒特的雕像。为石灰岩质,外表涂 色,王子皮肤为红棕色,王妃为淡黄色。王 妃端庄安详,王子刚毅,智慧,反应了二者 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男人的肤色深,女人的肤色浅,也是古 埃及雕塑一成不变的显著特征。 埃及纳费提提王后半身像 拉美西斯二世法老雕像 ●特 征: 1.两河流域以亚述最突出,除人物外,还体现战 争狩猎动物等题材的建筑装饰浮雕,动物的塑 造最突出。 2.古印度与宗教关系密切,通过宗教造像表达民 族审美观,习俗,情感。 浮雕,出于尼尼微宫殿。约 作于公元前668-前627年的亚 述时期。表现的是亚述国王猎 狮场景中的一部分。以写实的 手法,刻画几只受伤的狮子。 其中一只身中三箭,热血涌流 ,但仍在作最后的挣扎。 《受伤的狮子》公元前669-前626年间,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 古代两河地区,亚述帝国时期,由于其一向崇尚武力,无暇顾 及其他,所以在其统治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均不及近邻埃及和巴比 伦,相反,在社会生活层面却打上了很多战争的烙印。 因此,亚述的雕塑作品表达了亚述人勇猛,善战的精神气质。 古印度雕塑 观察以上三尊雕塑作品,判断一下哪个是古印度 时期的雕塑作品?并说出理由。 《舞王湿婆像》公元十八世纪,青铜 《天女立像》 古印度雕塑艺术特色:写实性和宗教性 东方唯美主义特征。 犍陀罗佛像 1.佛像一般身披通肩式的袈裟,偶 有坦右式,衣褶厚重,衣纹相叠, 毛料质感清晰。 2.脸型椭圆,五官端正,眉毛细长 而弯,眼窝深,嘴唇薄,笔直的鼻 梁与额头连成直线。(希腊鼻子)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大理石,高328厘米,公元前2世纪左右,法国巴黎卢浮宫藏 ——世界雕塑史上的丰碑 特征:借青年男女的形象表现神话人物,体现 和谐理想,美的追求及情感。 这件雕像来历为公元前190年左右,为了迎接 凯旋的国王和将士们,在萨摩色雷斯岛的一座神 庙前竖起了这尊雕像。女神迎着海风,张开华美 的翅膀,好像就要拥抱上岸的英雄们。 用百余残片用四年时间精心修复而成,虽然 缺头少臂,但仍然视为古希腊雕刻不可多得的珍 品,该作是统治者为了纪念战争胜利而创作,此 像即具有纪念性雕刻的庄重和雄伟,又体现着古 希腊雕刻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审美追求。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大理石,公元前150年,法国卢浮宫藏 《掷铁饼者》大理石复制品,高约152厘 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 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希腊雕刻家米隆作 于约公元前450年。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 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 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语:Michelangelo,1475-1564),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 。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 塑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