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年质量管理工作报告(三).ppt

发布:2018-04-27约3.37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问题-2 问题点1:违反 “对产品提供防护”的要求 未落实执行文件要求:材料、产品注意防压、防变形 导致产品铸件缺口;喷漆件外观不良 问题-2 锈迹斑斑,影响产品品质 问题点2:违反 “对产品提供防护”的要求 未落实执行文件要求:材料、产品注意防锈 问题-2 问题点3:员工缺乏产品防护意识 1)工程部维修客户退货产品,用铲车铲产品 2)喷漆件放置不规范,导致外观破损。 如每个环节做好产品防护,就不必设专人补漆!浪费公司成本。 问题-2 问题点4:文件没有规定“先进先出”的方法 厂商送料的标识单上无法识别批次和生产日期,仓库也不贴标识 先进先出做得不好,会出现:账目上物料没有呆滞,而实物可能已达到呆滞的时间,无法保证物料长期库存后的品质! 问题-2 问题点5:公司没有规定成品防护措施,如: 规定堆叠层数,在外箱标识 堆叠多层,导致产品外箱变形,如出货则需更换外箱,浪费! 返 回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 当有必要确保结果有效的场合时,测量设备应: 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见4.2.4) b) 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c) 能够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d) 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e) 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组织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 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并在必要时予以重新确认。 注:确认计算机软件满足预期用途能力的典型方法包括验证和保持其适用性的配置管理(技术状态管理)。 问题-2 问题-2 问题点:未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要求 1)少数器具无校正记录,因为丢失或加工忙无法送校,无继续跟踪解决。 2)计量员的资格证书于2011.5过期。 3)计量器具内部报废,未经过审批,留作维修零件用。 4)检定发现不合格,维修直至检定合格。对于使用不合格器具所影响的产品,没有执行追溯。 产品检验的工具不合格,则检验数据不准确,无法检测出品质异常问题! 返 回 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 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 注:监视顾客感受可以包括从诸如顾客满意调查、来自顾客的关于交付产品质量方面数据、用户意见调查、业务损失分析、顾客赞扬、担保索赔、经销商报告之类的来源获得输入。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问题-2 问题-2 问题点1:未真实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历史记录无法查询 没有第一手掌握客户对公司的满意信息,无法提升客户满意度。 问题-2 问题点2:客户投诉处理,未依照《客户投诉处理流程》执行。 1)上门服务,客户很少在客户投诉处理及检测报告接收确认栏内签署意见并签名确认,一般由工程部助理签名。 2)客户投诉处理及检测报告责任判定部分未填写,由公司承担损失。 3)维修完毕的退货产品没有经过品管员检验才出货,客户投诉处理及检测报告中检验栏目空。 没有第一手掌握客户对公司的满意信息,无法提升客户满意度。 返 回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注: 当确定适宜的方法时,建议组织就这些过程对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考虑监视和测量的类型与程度。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以交付给顾客的人员(见4.2.4)。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7.1)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问题-2 问题-2 问题点1:检验没有适用、最新的指导书,凭经验和口头传授。 1)来料、包装、试机检验的作业书不适用,或未分发给检验员。 没有准确的标准,无法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有效。 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