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陕西自然地理.ppt

发布:2017-07-23约6.1千字共1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子午(岭)纵列 汉江上的南国水乡 关中平原上的田园美景 长城沿线的塞上草原   二、陕西的地形地貌分布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面积约占全省45%;中部是关中平原,面积约占全省19%;南部是秦巴山区,面积约占全省36%。陕北黄土高原海拔900-1500米,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经过50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东西长360公里。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秦岭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   (一)陕北高原 陕北黄土高原位于“北山”以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基本地貌类型是梁、峁、沟、原,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貌。 黄土残塬 黄土梁 黄土斜梁 黄土峁 黄土沟谷   从区域组成特征看,延安以北地表切割严重,构成以峁为主的峁梁沟壑丘陵区,绥德、米脂一带最为典型。延安、延长、延川是以梁为主的梁峁沟壑丘陵区。西部为较大河流的分水岭,多梁状丘陵。延安以南是以原为主的原梁沟壑区。洛川原是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黄土原。在榆杯地区的定边、靖边、横山、神木等县的北部,长城沿线一带是风沙滩地。著名的毛乌素沙漠,从定边至窟野河,东西长约420公里,南北宽12-120公里,主要是植被遭受破坏后就地起沙的结果,也和强风从内蒙古伊克昭盟搬运沙粒有关。冬、春季多强劲的西北风,使沙丘向东南移动。沙丘之间或低洼地方,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盆滩地。滩地中部平坦,夏季水草茂盛,为重点农牧业基地。   黄土高原上分布着一些不太高的山地,有白于山、子午岭、崂山、黄龙山等。六盘山余脉向南延伸到陇县和宝鸡西部,称为陇山。向东的一支延伸到千阳、凤翔、岐山、永寿,与北山相连。“北山”泛指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盆地过渡地带的一系列以灰岩为主的石质山丘。陕北黄土高原较大的河流分别注入黄河和渭河。各大河及其主要支流的中、上游段,往往形成较宽的川地,是黄土高原上的“米粮川”。   (二)关中盆地 关中盆地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位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港口,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原。渭河横贯盆地流人黄河,河床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从渭河河床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原。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   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原,原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原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它们分别是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塘原,华阴的孟原等。这些原区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三)陕南山地 关中以南的秦巴山地,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结构十分突出。秦岭、巴山的西部有汉中盆地,东部为安康盆地,是陕西农林特产和有色金属资源的富集区。总面积74017平方公里。   陕西境内的秦岭是秦岭山系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缓,山势巍峨壮丽。一般海拔1500-3000米,高出关中盆地和汉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脉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许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构成秦岭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太白山古冰川作用留下的冰蚀冰碛地形保存完好。秦岭以太白山为主峰,向西分为三支,由北而南山势渐低,至汉中盆地边缘已成低山丘陵。太白山以东山势逐渐递减,在商洛市山势结构如掌状向东分开,间以红色断陷盆地和河谷平地。盆地和河谷平地保存有二至三级阶地。北陡南缓的山势导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诸水源远流长,切断东西走向山岭,形成许多峡谷。谷内水力资源丰富,为建设中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提供了条件。  川陕间的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