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年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PAGE
PAGE6
细胞生活的环境
流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方法设计
新课导入
新授: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课堂小结
示图血细胞和草履虫,多媒体显示问题:
探讨1:我们看到的都是什么细胞?
探讨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探讨3:哪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
总结: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干脆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干脆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多媒体显示:
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人体内的细胞。
多媒体显示: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bodyfluid)。
探讨1:细胞内液指什么?
探讨2: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相比,谁多谁少呢?细胞干脆生活的环境又是什么呢?
【合作探究】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我们观看下面一段动画,阅读教材P3,思索并探讨:
(多媒体显示)
探讨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异同?
探讨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能不能说全身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探讨3: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哪些?
再问: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要求学生形成图示。
【总结】1、血浆→组织液:毛细血管动脉端。
2、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静脉端。
3、组织液→淋巴:毛细淋巴管
4、淋巴→血浆:左右锁骨下静脉。
[生疑]人体的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详细到某一个细胞,它的干脆生活环境详细是什么呢?
总结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个体外环境的“外”而言的。细胞外液的“外”是相对于细胞的“内”而言的。两个内外,着眼点不同。
[过渡]那么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细胞外液有哪些化学成分呢?
多媒体显示P3血浆的化学组成。
探讨:
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
2、除表中所列成格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可能起什么作用?
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总结)
多媒体显示:
[过渡]HCO3—、HPO42—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多媒体显示: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
思索:
1、为什么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需运用生理盐水?
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溶液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
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总结:多媒体显示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需通过内环境才能完成,并且要依靠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干脆参加。示图
综合学问,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驾驭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投影完整板书。
观看并思索后回答(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干脆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干脆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干脆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学生思索。笔记
学生看投影及看书后思索回答: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细胞液等。细胞内液多,占2/3。细胞干脆的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
学生探讨后回答后老师加以补充: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不同点: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生:血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形成血浆。组织液也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生:1、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
2、血细胞——血浆。
3、淋巴细胞——淋巴。
4、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浆。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和淋巴。
生:(观看、阅读探讨)
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