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分析对中国的影响.docx

发布:2018-12-30约9.0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际投资学课程论文 题 目 外资银行在华投资分析及对中国的影响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 要 外资银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的分行或者业务点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呈多元化,但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吸引中国的高端客户;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入股中国本地银行。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唯有深化改革和加强监管,才能面对挑战。 关键词:WT0;外资银行;金融创新;外资入股?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从特区到沿海城市、然后再到中心城市、再到所有地区,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的一个渐进式的开放程序。 1979年第一家外资银行机构——日本输出入银行经批?准进入北京设立代表处,拉开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序幕。1981年,外资银行在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设立了营?业性机构,从事外汇金融业务,并逐步扩大到沿海开放城市和所有中心城市。1996年12月和1998年8月,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和深圳经济特区先后开始试点办理人币业务的范围扩大到所在地的临近省(区)。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银行业逐年对外开放。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20多年来,发展势头一直很好。1998年和1999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外资银行的业务量迅速萎缩,2000年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情况和1999年基本持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资金融机构进军的步伐明显加快,2001年—2003年,外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人民币资产总额、分支机构等多项指标增长迅速。到2003年10月末,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19l家营业性机构,其中,有84家已经获准从事人民币业务。另外,外资银行经批准在华建立了211个代表处。 当然,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也并不是全优的。到2003年10月,在华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超过20%的有24家,超过90%的有7家。同时,银监会还处罚了三家外资银行。 另外,外资银行的撤离现象也不容忽视。如2003年11月27日,法国巴黎银行深圳分行在开业17周年之际宣告关闭,这是近三年来淡出深圳的第4家欧洲银行。与深圳颇为相似,上海外资银行的经营状况也良莠不齐,其撤离的外资银行数量甚至较深圳为多,且主要以日资银行为主。 外资银行在华投资的特点 2003年9月,中国银监会明确鼓励外资银行向国内银行参股,并于12月公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人股比例不得超过20%”,“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非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非上市金融机构按照外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上市金融机构仍按照中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2004年?6月,中国银监会负责人再次表示,欢迎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按照自愿和商业的原则,参与中国银行业的重组和改造。从此,一些世界著名的外资银行如国际金融公司、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恒生银行等,纷纷采取投资入股方式进入中国金市场,使得多家国内银行的股权结构等发生了改变。截至目前已经有20多家外资银行投资人股近20家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股权投资策略在中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表现出了许多共同的特点和趋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在八股目的上。主要是进入和获取中国市场.为后续发展打基础 在2006年12月11日以前,受中国开放人民币业务的时间表的限制,外资银行采取入股方式提前进人中国国内银行市场,以其自身良好的形象和业绩。推广了外资银行的品牌、产品和服务。同时,由于中国银行业往往政府色彩较浓,因此投资风险较大,外资银行通过人股方式,可以借此跟中国政府建立友好关系,并对中国银行业有一个逐步的了解,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施行后,外资银行人股国内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国内银行分支网络和广泛的客户基础,而毋须在耗费极大的布网建点等方面浪费更多的精力,从而快速进人传统人民币业务领域,展开和国内其他银行的同业竞争,达到其迅速赢利的目的。 、在入股对象上,主要选择国有商业银行、新兴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要选定的人股对象。一般会从目标银行的发展历史、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管理类型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划设置银行机构,网点遍布全国,同时我国国有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