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城乡家庭德育比较研究——以湖南卫视《变形计》为例-a comparative study of family moral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 taking hunan satellite tvs.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0
HYPERLINK \l _bookmark0 第五节 发挥全社会共同作用 共促家庭德育健康发展 25
HYPERLINK \l _bookmark1 第六节 呼吁大众传媒主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26 HYPERLINK \l _bookmark2 第七节 注重“家风”的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 HYPERLINK \l _bookmark2 育中去27
HYPERLINK \l _bookmark4 第八节 吸收借鉴国外家庭道德教育的优秀经验 29
HYPERLINK \l _bookmark3 结 语27
HYPERLINK \l _bookmark5 参考文献32
HYPERLINK \l _bookmark5 附录35
序 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进
程加快,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社会规范和制度的完善动向,都在围绕着以市场化 为轴心,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人们的道德信仰、价值取向也都随之变化。越来 越多的农民变为市民,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与时俱进。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城乡家庭 也都在发生着改变。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受社会风气日趋浮躁等因素的 影响,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却出现了不同的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得不 引起广大家庭的重视。
随着湖南卫视真人互换节目《变形计》的热播,引起社会的热议。节目中主 人翁的表现和节目本身所想表达的家庭应重视孩子教育的主旨内容,更是引发笔 者对家庭道德教育的深层次思考。笔者从该热议节目切入,对城乡家庭德育问题 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并呼吁广大城乡家庭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对动员城乡家庭主 动树立家庭道德观念,优化改进自身家庭道德教育方法十分有意义。
(一)理论意义
德育是永恒的主题,笔者认为对城乡家庭道德教育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是顺 应主流的需要,是对现有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内容的升华、丰富和拓展。对该研 究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借鉴意义。家庭德育教育是 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庭德育的研究,就是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再思 考的过程,更是对家庭德育本身内容、重要性及提高家庭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再认 识、再探索和再升华的过程,具有理论创新意义。
(二)现实意义
通过对城乡家庭道德教育比较,可以引起我们对家庭德育教育理论的关 注,启发城乡家庭中的家长对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视,能自觉主动的对家庭德育教 育在进行思考。主动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在对孩子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的交 流过程中产生共鸣,主动学习和改进道德教育方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 强现当代城乡家庭德育教育意识。提高当代城乡家庭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对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众多学者对家庭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理论化的探
究,对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意义及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的途径也进行了研究, 笔者根据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将部分内容归纳如下:
1.强调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马文颖、田红雨在《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起点》①中指出现代青少年从家
庭走向学校, 步入社会, 他们身上难免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他们适应社会能 力差、心理素质差、独立性不强等突出问题, 人们通常会将这些问题的责任推卸 给社会和学校的。认为这些问题是社会或学校的风气和故意的不作为,以及不良 的环境所造成的。但追溯根源,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青少年早期原生家庭的道德教 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每个家庭都应该重视并做好家庭道德教育,对自己 的孩子负责,不要让学校、社会再去帮助家长补家庭道德教育的课。
吴晨映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家庭教育的重点》②中谈到加强儿童道德 品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家庭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王良、郝晓燕《家庭教育特点与家庭教育优势》③当中谈到家庭教育是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之一,和其他的教育方式相比较而言,家庭道 德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家庭教育职责的天然不可回避性与具有道 德观念的奠基性作用;家庭教育的内容的丰富性与道德价值的传递性;家庭教育 关系的特殊情感性与道德行为示范性;家庭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与道德指导的 针对性。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着 极其重要的意义。
2.提出现当代家庭道德教育在内容上的特点和新要求 孙菊萍在文中文章辨析了家庭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上的
不同,并从时代特征出发指出了与传统道德教育相比,现时家庭道德教育在内容 上产生了哪些新的特点和需求。
①马文颖,田红雨.家庭教育——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起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显示全部